安全意识疲劳大讨论为深入贯彻公司深化安全风险管理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我认真开展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安全意识疲劳自查问题(一)思想意识有所放松,表现在三个方面。1.主观意识上有所放松。对兖州工务段来说,20XX年取得了安全年,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个人思想意识上有主观上的“安全感”,从思想上认为找到一些管理方法和监督规律,从而满足于管理现状,对当前面临的安全形势认识不足。在主观意识上有所放松。2.客观认识上出现偏差。有时认为安全管理不是个人能力和行为所左右的,自己有主管领导,还有各车间主体负责,特别是遇到结合部问题、工作推不下去的时候,甚至有了为难情绪,缺少了强烈的安全工作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在客观认识上出现偏差。3.思想引导上有了差距。个人对上级领导的讲话精神理解上不深、不透,学习上不深入、不系统,甚至有时候出现偏差,有时片面认为是阶段性活动。没有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把当前“转观念、闯市场、增效益”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安全现状,转变思想观念,查找管理漏洞。更没能很好的灌输和引导身边的同志,引导广大职工深刻领会安全是“饭碗工程”、“安全为天、安全关乎生命、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二)行为反应有所退化,表现在三个方面。1.问题意识弱化了。一是问题意识不敏感。有时对存在的问题见怪不怪,缺乏应有问题敏感性。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问题、不出大问题”的认识、理解不深不透,对安全问题仍然满足于检查了、发现了,不能对安全信息进行综合归纳分析,查找惯性和规律性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致使施工安全管理和检查监控的预见性和前瞻性缺失。二是把问题不当问题。对当前各级的检查存在的“任务”观念,有时认为只要措施回复了,问题整改了,就达到了目的,就算过去了,对待各级检查和发现的问题深入调查不够,认为有些问题第1页共19页是惯性问题,对“安全问题不能长期存在,安全问题不能重复发生”的安全底线理解和落实上不到位。三是落实“七项制度”有差距。20XX年以来,对日常安全信息的处理方法、分析流程、追踪落责一直落实不到位,没有较好的运用信息资源,对问题是否真整改、真销号,跟踪闭环不到位。有时思想上还存在一定的惰性,对失职人员是否追究、怎样追究,追究到什么程度,有时不能一追到底,没有发挥好监督检查作用,没有通过督办,事事抓闭环,事事有考核,从而促进安全管理职责履行。2.工作标准降低了。一是完善岗位职责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岗位职责,根据风险变化、季节特点以及安全形势,实时进行动态完善少。目前的岗位职责虽然在今年进行了再次修订,但随着安全风险变化、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没有实时进行相应修订,确保动态完善。二是安全风险管理有差距。2对安全风险的排查、管理不到位,重视施工天窗风险,忽视维修天窗和点外作业风险,对现场存在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存在违章指挥等问题不能有效把控,平常工区的夜间天窗盯控的少,有些车间干部带头违章指挥情况时有发生。个人能力、科室职能发挥不够,对安全风险管理理论知识研究理解不深,指导安全风险管理不够。三是存在任务观念。管理上,只满足于要求了,布臵了,大家干不干,干到什么程度过问的少,有时满足于问题发现了,通知书发放了,定量任务完成了,至于怎样通过检查监督把管理搞上去,思考的还不够深入;在日常工作中存在时紧时松、时张时弛的懈怠行为。3.履职担当弱化了。一是存在好人主义。对“问题在现场,原因在管理,根子在干部”理解出现了偏差。有的碍于情面好人主义和自以为是的双重作用下,不顾领导的强调要求,把职责赋予自己的监督检查权抛臵脑后,使违规者得不到应由的惩戒考核,其他人得不到警示提醒;工作瞻前顾后,对违章问题避重就轻,好人主义严重,认为现场职工不容易,完全放弃了“严是爱、松是害”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科室职能要求。二是不能自我加压。不能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对待工作没有一以贯之的韧劲。自己在工作上、管理上、监督检查上,没有树第2页共19页立高标准意识,对待一些工作感觉差不多就行,没有“较真”意识。对施工安全短板研究把握不够准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