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培训感知教育教学培训感知 结束了为期一周的渭南市全日制讨论生培训,假如说第二期培训致力于完善讨论生老师进展的教育教学科研理论知识,建构合理健全的学科专业素养。那么,本次培训,就落脚于教学一线。各专家教授,从班主任工作的高效开展,老师的自我定位和进展,特色校本课程的创建,以及新高考背景下,各学科的有效教学四个方面,结合教学实例,用通俗易懂,却又不失严谨的语言,阐述了自己多年的所思所得。我主要将从两方面表述我的所感所思。一、以人为本,贯彻“人性”教育 通过三天的专家报告,我认为:不管是班级管理、课堂教学、还是专项训练,都必须做到“以人为本”,贯彻“人性”教育。首先,从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来说。班级作为构成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学校校风校貌的直接体现,而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引导者,担负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由一个个鲜活的,个性分明的人所构成的群体,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以人为本”。正如韩玲教授所强调的:在班级管理中,应以中庸思想为理念,在班级管理中先跟后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而实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三赢。而徐志君老师的讲座《班级文化与班主任的专业成长》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高效可行的方向,即结合学情,和自身的特性和专业优势,建设特色班级文化,强化班级意识和班级凝聚力。对于我来说,作为历史老师,可结合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将学科素养中的“家国情怀”运用到班级文化创设中去,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的拓展,创设特色班级。其次,从课堂的有效教学来说。正如张梅玲教授所说:教学应以“育人”为理念,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进展程度,以最近进展区为标准,合理设置课程的坡度和梯度,以达到教学的双赢。在教学中,应以心理学为基础,了解高中生的认知进展程度,结合此年龄段学生的特性,充分利用信息反馈量表,结合具体学科和课题,突出教学重难点,以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三赢。最后,从学科专项训练来说。正如张亚凌老师的写作教学一样,所以的写作主题都以“生活”为主题,结合不同学生的生活经历,给出不同的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育学生的文学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历史教学中也一样,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历史阶段,或者历史人物,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达到并超越课标要求,培育学生的史学素养。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