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水平、重大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了关键性突破,技术培育基本完成,进入了大规模产业化阶段。我国新型煤化工的突出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型煤化工开始在我国崛起,显示出了强大竞争优势和良好进展前景,将迅速壮大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撑力量,将对调整化工产业结构、加快升级进展步伐、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3]。为了协调煤化工基地的经济进展与环境保护,针对新型煤化工基地的特点,分析了煤化工的环境影响,以期为新型煤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2 项目基本概况煤化工基地规划总占地面积为 94.98 km2,以煤化工、先进合成、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产业进展方案为四大产业板块:①构建煤基石化产品(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及下游产品进展产业板块;②替代燃料产业板块(煤制天然气、煤制油、煤制乙醇等);③基础化工及下游产品产业板块(化肥、纯碱等);④以化工新和新型精细化工产品为特色的高端石化产品板块。3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内容3.1 评价依据煤化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59 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等。煤化工基地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主要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24)、《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31-20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HJ/T169-2024)。“”其他相关文件和材料包括《全国主体功能区划》、《能源进展 十二五 规划》、《煤炭工“”业进展 十二五 规划》、《煤炭深加工产业进展政策》、《安徽新型煤化工基地进展纲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