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耀鲁西今日更璀璨聊城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的旅游城市,秀美的中国江北水城。而在辖区内的茌平县北部的冯屯镇,历史古迹不胜枚举,是春秋战国时期高士鲁仲连的诞生地,至今仍保留有鲁仲连纪念祠;它还是太平天国革命纪念地之一,有太平桥纪念址。被誉为“鲁西明珠”的小杨屯就坐落在此。小杨屯水色清丽,风光宜人,现有村民 101 户、403 人,耕地 1251亩,历史上是一个“地多不打粮,连年闹灾荒,舍命干一年,一顿吃个光”的小穷村。自从上个世纪 60 年代起,在全国劳模、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忠的带领下战天斗地,拔穷根、栽富苗,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把昔日一个出了名的讨荒要饭村,建成了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24 年该村集体公共积累达到 6000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3,000 多元。小杨屯村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县级文明单位,2024 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中央和省、市领导曾多次到该村视察指导工作。1989 年,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姜春云,第一次到小杨屯视察工作后,高度赞誉小杨屯村是“鲁西平原的一颗明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精神核心源自老支书张国忠是小杨屯的一面旗帜,也是全国的一面旗帜。提起这位在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奋斗了 60 余年,被誉为“58 年红旗不倒”的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十一、十四、十五大代表,人人都竖大拇指。小杨屯就是在他的带领下,由贫穷走向温饱,由温饱奔向富裕。如今他已过 80 岁高龄,仍在为小杨屯村的进展奉献自己的智慧。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村支部书记,也是全国连续担任村支部书记最长的一位,被誉为共和国村支书之最。他虽识字不多,却勤奋好学,勇于实践、敢为人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履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造福一方百姓,当地人称“当代神农”。张国忠任村支书,始终勇立潮头不退步,深受群众拥护,原因就是他不管在任何环境影响下,都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搬教条,不搞形式,走自己的路,创出了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认可的“平原地区农业开发的新模式”。而所在的小杨屯村也被誉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特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两次到小杨屯调研,深为张国忠的事迹所感动,他深切地赞扬张国忠说:“你是共产党的光荣”,在交谈中,风趣地为他起了个外号“张务实”。张国忠曾三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党的代表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张国忠不仅务实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