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诚信的成语典故篇一:言而有信曾子,名参,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家思想就是孔丘通过曾参传给嫡孙子思,再传给孟轲,形成孔孟之道的,所以曾参被儒家尊为宗圣。曾子杀猪取信于子的教子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去。曾妻戏哄儿子说:好乖乖,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炒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变更不随母亲去了。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参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尖刀,正准备杀猪呢!曾参的妻子一见慌了,赶快制止曾参说:我刚刚同孩子说着玩的,并不是真的要杀猪呀!你看你怎么当真了曾参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学会父母的样子听父母的教训。今日你要是这样欺骗孩子,就等于教他说假话和欺骗别人。再说,今日你要这样欺骗孩子,孩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靠,以后你再讲什么话,他就不会信任了,对孩子进行教育也就苦难了。你说这猪该不该杀呀曾妻听了丈夫的一席话,后悔自己不该和孩子开那个玩笑,更不该欺骗孩子。既然容许杀猪给孩子吃肉,就说到做到,取信于孩子。于是丈夫和妻子一起动手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香喷喷的猪肉。儿子一边吃肉,一边向父母投去了信任和感谢的目光。父母的言行直接感染了孩子。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了,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朋友那么借来的书简,说好了,今日还得,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啊!曾子笑着把儿子送出了门。篇二:一诺千金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容许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