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究摘要:新时期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其面临的教学困境基础上,讨论从强化实践教学;与服装产业科学结合;科学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关键词:高等院校;产品设计;教学困境;对策一、新时期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育目标的定位二、新时期高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一)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目前的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设计上理论性知识过多,老师缺乏配套的实践教材,讲授的服装结构制图款式传统、陈旧,结构原理教学模式化,教学照本宣科,某些环节脱离了实际要求,与市场脱节。对于实践技能的掌握要求不高,缺乏后期的成衣实践验证。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质量和效率上都与实际生产有很大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制图方法的使用也不够灵活,目前主要采纳原型法与比例法两种方法,在教学中,两种方法相对独立,缺乏交叉性。(二)教学手段单一。对于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来说,让学生学会手绘制图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因此多数任课老师目前仍采纳黑板制图的方式为学生做教学示范,老师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对于低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接受难度大,适宜采纳这种教学手段,能够清楚的向学生展示制图步骤与线条形态;但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黑板制图就比较浪费时间,同时,板书传达的内容也缺乏生动性。(三)师资队伍问题。由于我国高校服装专业设置较晚,服装专业老师队伍还不尽成熟。服装结构设计课程老师大体由这几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院派,实践经验较少,在培育的学生方面重理论轻实践;一部分是企业派,实践经验丰富,但理论功底略显不足;还有少部分老师是从纺织、染织、工艺美术等专业经过进修学习后转到服装专业任教,系统理论学习不够,实践经验更是欠缺。(四)实验教学缺乏。目前国内开设服装设计专业的院校多采纳传统的分班授课、分段授课的教学模式,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尤其像服装工艺这样一门集款式设计、版型制图、缝制工艺构成为一体的专业主干实验课程要由服装设计、服装基础制图、服装成衣制版、服装缝制工艺四门课程分别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看似科目清楚,分工明确,实质上由于缺乏把各科知识衔接起来的环节,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时数比例不当,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零散、单一、不能快速有效地形成一个相互贯穿的知识体系。这一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