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李清照后期词艺术风格的解析

李清照后期词艺术风格的解析_第1页
1/3
李清照后期词艺术风格的解析_第2页
2/3
李清照后期词艺术风格的解析_第3页
3/3
李清照后期词艺术风格的解析一、思想内容我们先来比较一下李清照写于不同时期的两首咏梅词。《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和《清平乐·年年雪里》都在咏梅,前一首咏梅,虽也“道人憔悴春窗低,闷损阑干愁不倚”,可是闺中少妇任性,娇嗔之态仍难以掩饰,这点憔悴与愁闷并不能制止她“探著南枝开遍未”,嗅得“蕴藉几多香”,捉住梅花“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之神。可以说,李清照没有如此的身世,也就没有此类作品,生活在某一历史时期,就难免要打上这一时期的烙印。“物是人非事事休”,正是词人晚年生活的沉痛写照。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灾难是如许的多,因而欲语泪先流,而双溪的舴艋州,固然也载不动这许多愁了。二、语言特色李清照词的风格特色,除重在表现内心的感情,表现方法曲折委婉、细腻含蓄外,而最大的特点还在于语言运用上的独创精神。她遣词、用字的功力,她驾驭语言的能力和别出新词的才能,是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正是由于李清照的一生是在特定环境中形成她特有的性格和生活遭遇,所以她的思想感情,以及表现这种感情的语言。是谁也无法学到的。这或许就是她的词独树一帜,被誉为“易安体”的原因之所在吧?李清照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十分懂得语、意之间的相互作用,既善于捕捉心中的特有感受,又长于精选新颖别致而富有情蕴的言词,使作品语、意具佳,有声有色。李清照的词除真挚、坦率外,最大的特点是明白如话,平淡入妙,其后期词尤其如此。流浪、苦难的生活,给她提供了更多接触底层人民的机会。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等等,都是平淡无奇的日常用语,但蕴涵极其深厚,越品越觉有味道。即所谓“皆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的妙处之所在吧!她的词声律和谐,转折跌宕,耐人寻味,实为高超的语言妙手。另外,叠字的妙用,也是李清照后期词语言特色之一。她的不朽的、用叠字最妙的《声声慢》词,被称为词学上成功地运用双声叠韵的创格,词中用极普通的“寻”、“觅”、“冷”、“清”、“凄”、“惨”、“戚”七个字重叠,形成了为后世传诵的十四叠字名句。呜呜咽咽,如泣如诉,“情景婉绝,真是绝唱”,“此千古创格,亦绝世奇文”(《李清照集校注》)连用十四叠字把词人忧伤深愁之情描绘得十分传神,而且富有声率之美。此词之奇绝,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假如说莎士比亚被称为世界语言大师的话,那么,李清照也应被誉为我国古代的语言大师,是当之无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李清照后期词艺术风格的解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