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对有很多说法,有说是因为周武王讨伐商朝时有精密的讨伐策略,有说归功于以周部落为主的强大联盟军,也有说是因为武王伐纣时得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但究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商朝的统治残暴,民心涣散;商朝的将士无心恋战。 之联盟军的兵力和攻打战略:公元前 1046 年 1 月末,周武王亲自率三百乘战车,虎贲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于 2 月 21 日,周抵达孟津,与庸、卢、 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 4.5 万余人,相当于现在的六个师。联军冒雨北上,至百泉折而东行。进攻战略是:趁商朝主力军在东南之时,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化商朝的次都朝歌,击溃朝歌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进而瓦解商政权,让残余的商人和附属国群龙无首,然后各个击破。 之纣王无心迎战的大军:联盟军到达朝歌后,第一批紧急军情刚传到,联军大部队就跟了过来,朝歌守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商朝的军队都在东南,朝歌城内没有足够的精兵强将,又没有战车,单靠仅有的步兵,很难和冲击力强大的战车方阵相抗衡,更何况周军士气锐不可当。帝辛惊闻周军来袭,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然而商朝的军士无心作战,再加上前方周军的强大冲击大多都慌不择路地往回跑,虽有后方忠心禁军的阻拦,但也敌住人多,在人潮的冲击下,这些禁军也乱了阵脚。奴隶们为了逃命,加上被后面人潮推动,于是倒戈相向,乱打一气。 强大的军事联盟,周密的作战,再加上当时的民心所向,使武王伐纣的胜利成为了必定。 武王伐纣的故事 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最终因为武王伐纣而走向灭亡。商朝的灭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商纣王统治期间整日以酒为池,以肉为林,宠幸爱妃妲己;在政治上不仅横征暴敛,还发明炮烙酷刑对待抵抗之人。这样的暴戾统治怎会长久 就在商朝纣王残酷统治的时候,在渭河流域的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周文王死后,由子姬发继位,也就是周武王,周武王为了完成周文王遗愿,积极的策划灭商。周武王重用大臣姜尚等人,发动了著名的牧野之战。 武王伐纣的故事之誓师伐纣,武王伐纣的第一个阶段是联合众诸侯来讨伐,在公元前1046 年,由于商纣王的暴戾统治,许多商朝谋臣纷纷投靠周武王,周武王知晓时机到来,决定联合诸侯讨伐商纣。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 300 辆,虎贲(卫军)3000人,士卒 4.5 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