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处理措施探讨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及处理措施的探讨沥青路面病害的出现,不仅缩短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更制约了车辆通畅、快速、安全、经济地运行。病害的及时防治可以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道路大修和改造周期,节约成本,充分发挥道路的社会效益。正确认识病害,合理处治病害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更是一种科学的养护方式。1.沥青路面病害的分类、成因虽然沥青路面的损坏现象形态各异,错综复杂,却都是行车和自然因素对路面作用的效果,根据损坏现象的原因、危害性及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影响,可将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分为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及其他类 4 大类。1.1 裂缝类道路由于进入使用阶段后,在车辆荷载长期反复作用下,沥青结构层底面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材料的疲劳强度,底面便发生开裂,并逐渐扩展到表面而形成。裂缝类病害根据开裂的程度及类型分为横缝、纵缝、网裂和龟裂等。横缝、纵缝当缝壁无散落或轻微散落,且无支缝的为轻度裂缝,当缝壁散落多,支缝多的为重度裂缝。网裂是路表面裂块不太明显,缝细、无散落,裂区无变形。龟裂是路表面裂块明显,缝宽、散落重,裂区变形明显。1.2 松散类当面层材料配合比不当,沥青自然老化或施工质量差,结合料含量少或粘结力不足易造成路面松散,按其类型可分为坑槽、麻面、啃边等。坑槽是路表面松散材料散失后形成的凹坑。麻面是沥青面层嵌缝料散失、路面不密,出现粗表麻面现象。沥青路面施工时油石比偏小,拌和、摊铺不均匀,局部粗骨料偏多,骨料空隙中无中细料填充以及沥青自然老化剥落等原因均易形成麻面现象。养护工程啃边是路面边缘破裂脱落,一般宽度在 lOcm 以上均可称为啃边。一般道路在施工阶段,路面边缘处压实不够,长期车辆轮胎碾压而产生断裂形成啃边。1.3 变形类道路进入使用阶段后,尤其是进入设计年限的中后期,路面结构层已不具备足够强度来抵抗轮载的压应力,从而是路面在轮载作用下产生变形。常见的有沉陷、车辙、拥包等。沉陷是路面在荷载作用下,其表面产生的较大的凹陷变形,有时凹陷两侧伴有隆起现象。其成因主要是道路在使用阶段由于路基水文条件差而湿软,不能承受通过路面传给路基的轮载应力,于是会产生较大的竖直变形,最终导致路面沉陷。车辙是路面在车轮荷载重复作用下,沿纵向产生的带状凹陷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及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够,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和基层材料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