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女性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体会再发是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又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人应做尿路 X 线及肾功能检查,必要时还要做泌尿外科检查,以确定尿路有无畸形、梗阻或反流等因素,如有易感因素。应予纠正,否则不易治愈。复发性尿路感染有复发和重发两种类型,其处理和愈后略有所不同,应区别对待。复发是由原来的细菌再度引起感染,大多在停药 4 周内发病。重新感染则是原来引起感染的细菌已被杀灭,由其他细菌重新入侵尿道导致尿路感染再发,一般在停药一个月后发病。临床上 80%以上的尿路感染为重新感染,大多为下尿路感染,原因多是尿路抵抗力或机体免疫力低下。复发性尿路感染的后遗症较多,最严重和致命的情况,一是脓毒症,二是肾功能衰竭。因此积极治疗复发性尿路感染,对防止脓毒症和肾功能衰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尿路感染的症状下尿路感染最常见的症状依次为尿痛、尿急和尿频,可有肉眼血尿。上尿路感染患者除了排尿症状外,多以全身症状就诊,包括寒战、发热、腰痛、恶心、呕吐等。但 1/3 仅有膀胱炎症状的患者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同时存在上尿路病变。对尿路感染有诊断意义的症状和体征为尿痛、尿频、血尿、背部痛苦和肋脊角压痛,假如女性患者同时存在尿痛和尿频,则尿路感染的可能性为 90%。实验室检查中尿常规检查尿路感染时尿白细胞为阳性,白细胞酯酶为阳性,亚硝酸盐为阳性见于大肠埃希菌等革兰氏杆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治疗前的中断尿标本培育是诊断尿路感染最可靠的指标。鉴别诊断女性有尿路感染症状时应考虑是否存在阴道炎、生殖器溃疡或淋病。青年男性的尿路感染症状需与前列腺炎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相鉴别,中老年男性需与前列腙增生等疾病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相鉴别。治疗对象:根据尿路感染的诊断标准,选择 2024-2024 年在我院就诊的 60 例女性尿路感染者,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 72 岁,平均 41.5 岁,病程最短的 9 各月,最长的 6 年,均为反复发作。将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 例,对比组 30 例,其年龄、病情等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一般治疗包括对症治疗,多喝水,不憋尿,注意外阴卫生,不要过度疲劳,注意休息。补充雌激素,假如反复尿路感染,一定要到医院查雌激素,一旦发现雌激素水平低,应该在医师指导下补充雌激素。还可以每天补充蔓越莓汁。抗生素是防治复发性尿路感染的首选方法,其机制大多数是清除肛门和尿道口周围的细菌,使之不再入侵尿路引起复发性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