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敦煌民间剪纸一、敦煌剪纸艺术是敦煌艺术孕育出的一朵奇葩,内容雅俗共赏,技法独具神韵,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2、敦煌剪纸对我国民间美术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3、敦煌剪纸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内容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息息相关。剪纸大师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剪出了各种飞天和菩萨,使敦煌艺术在民间延续。二、敦煌剪纸技艺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它的工艺过程、式样、刻法、构图、创新方面。敦煌剪纸是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色剪纸,其工艺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工序;1、画:设计人员根据自己的思路或客户的要求把图案画下来,通称为画样子。2、订:将画好的样子订在宣纸上,并用剪子按着样子的大小分成小块。3、刻:将订好的货放在蜡板上,根据图案的要求进行刻制。4、包:把通过上述工序生产出来的产品,用纸式塑料包装成书本、镜框等形式。剪纸的式样分为以下几种:1、单一图案:最直接、简明。2、连续:以对摺的方法,一摺、二摺……甚至多次摺,剪出连续图案。3、对称:可分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如多次对称则可成放射状。4、切裂排贴:这是一种利用剪与贴配合的艺术表现。三、濒危状况:1、人亡艺绝的现状是制约敦煌剪纸艺术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民间剪纸大师相继去世,存世的艺人越来越少,敦煌的剪纸面临人亡艺绝的严峻形势。2、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现代工业化的高速进展、对原生态文化整体价值认识的欠缺,尤其是活态文化传承不力,教育传承滞后,这些都对民间剪纸的文化生态带来极大冲击。3、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变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传统剪纸的使用有一定影响。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是明亮的玻璃窗,加上现代电灯的普及和工艺彩灯的流行,使过去糊窗用的窗花纸和各种剪纸不再受欢迎。四、保护:敦煌剪纸是敦煌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里许多上了岁数的老婆婆,连字也不识,但肚子里却有剪不完的花样。例如嫁妆上要贴挂喜花以喻吉祥如意,如《富贵有余》、《鸳鸯戏水》、《凤穿牡丹》、《喜上眉梢》都要剪在喜花上。新婚床上的绣枕、绣被多用双鱼、双蝶、双凤、并蒂莲等吉祥图案来装饰。正月十五要剪老鼠偷葡萄和偷花鞋贴在厅堂欣赏;端午节要剪大公鸡吃“五毒”贴在墙上;中秋节要剪玉兔窗花贴在木格窗上;老人寿辰要剪“寿”字贴在厅堂或放在祝寿礼品上以示祝福长寿;小孩出生时要剪十二生肖贴在小孩床上,属相为兔则剪兔,属相为虎则剪虎;小孩周岁要剪葱花做在鞋上,祝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