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爱的宗教哲学虽然是泰戈尔和冰心诗歌主题的基本色调,但是在宗教精神价值取向上,两位诗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关键词:泛神论;爱的哲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泰戈尔的散文诗,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他曾两次访问过中国。之后,他的作品大量地译成汉文。当时翻译的绝大多数是散文诗,因此,泰戈尔对中国的影响首先是散文诗。从 20 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起,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不少体裁像《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一类的作品,这其中有沈尹默、冰心、鲁迅、郭沫若、瞿秋白、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在他们中间徐志摩的艺术风格与冰心较为接近,同样地追求清新明快和温柔亲切,又带着一点淡淡的忧愁。但认真品味,徐志摩过于空灵,他缺乏冰心那种求索“人生的不懈和爱国主义的绵绵深情。唯独冰心最得泰戈尔思想和艺术的精髓,成了 最有”名神形比肖的泰戈尔的私淑弟子 。“冰心的诗歌受泰戈尔的影响,是现代文学史上不争的事实,而冰心自己也说: 我写《繁星》和《春水》的时候,并不是在写诗,只是受了泰戈尔的《飞鸟巢》的影响,把自己平”常在笔记本上的三言两语这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 。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是无须回避,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停留在诗歌外表结构的单向模仿上,更为重要的是,她的诗歌创作在宗教精神和理想方面更多地接受了泰戈尔的影响并有所进展。我们在两位诗人的作品的语言结构里享受到阅读的诗歌愉悦,更能够在他们诗歌中感受到两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诗人在努力为多灾多难的人类寻找一块灵魂憩息的宗教绿洲。宗教是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心灵的寄予。当诗人用诗歌表达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理想时,宗教的精神内核必定渗透进诗人的情感流程,并通过诗歌的意象内涵诉诸读者。印度是一个宗教呈多元化特征的国度,宗教与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成为印度文化的核心。泰戈尔从小就生活在宗教的“”氛围中,他的父亲戴温德拉纳特在当时社会上被称为 大仙 。正是这种文化背景,使泰戈“”尔的诗歌体现了印度宗教文化的 梵我合一 的观念以及追求至爱的精神思想。后来由于受“”西方基督教的影响泰戈尔对 上帝 的理解糅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宗教精神,并把这种精神化“解为完全彻底的泛爱哲学。她的祖父谢子修斯是一位私塾先生,其手书的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的对联,足以道出这个家庭的宗教文化氛围。冰心的母亲一心向佛,与世无“争,这对早年冰心的宗教情结有一定影响,及至进了贝满女中, 因受者基督教义的影”响,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