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陶刻艺术摘要:紫砂质朴醇厚,凝重坚实,似脂玉般温润朴雅,耐人寻味。一把茗壶配上得体的陶刻书画装饰,便为好的艺术作品,体会铭文刻画的意境,当能理解文人雅士对茶道的钟情、砂壶的珍爱及陶刻艺术的颂赞。关键词:紫砂壶;陶刻;刀法;意境紫砂質朴醇厚,凝重坚实,似脂玉般温润朴雅,耐人寻味。文人和紫砂好似天生就是一味,紫砂所蕴含的一些特质如内敛清雅的品质正如文人的心性一般,也正是基于此性质文人喜爱紫砂也就成了一种必定。紫砂陶的雕刻不同于一般的雕刻,也有别于漆雕和木雕。它是在紫砂陶胚凹凸不平、多角线条等复杂的造型上进行刻画。诚然书画雕刻是紫砂工艺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书画题材的取舍与笔法,基本上与国画相似,既有书法也有画像,还有款识印章。只是布局略有不同,要根据紫砂陶器的造型分别施艺,画面要求清楚而又层次分明,一般都是先在陶胚上书画,然后依靠字画雕刻。刻字要划平竖直,刻得珠圆玉润;刻画要刻有来龙去脉,做到结构相称,刀法分明,而雕刻用刀法则可归纳为划、竖、撇、踢、捺五个字。刻“划”刻刀先下后上;刻“竖”刻刀先左后右;刻“撇”先用顺刀后用逆刀;刻“踢”先用逆刀后用顺刀;刻“捺”刻刀先上后下。紫砂陶刻装饰艺术的技法可分为印刻和空刻两种。此外还有涩刀、迟刀、留到、轻刀、切刀、舞刀等各种金石用刀法。刻印是先将诗词书画的底稿誊印到壶胚上,在运刀依样雕刻,通常由一般的刻工进行雕刻。空刻则由具有多年雕刻经验的紫砂艺人进行雕刻工序,或熟悉紫砂壶的书画家亲手雕刻,他们在确定大体的轮廓安排后,用斜刀的刻法以刀带笔,篆刻时必须注意行刀的浮沉利钝、深浅宽窄、刀势的气脉连贯,以显示出迹外传神的韵味。空刻用刀必须胸有成竹,自由驰骋,犹如天马行空,刀法多变,可轻可重,或虚或实,可粗可细,或刮或划,粗犷豪迈,耐人寻味,这样才能反映紫砂陶刻的艺术特点。至于紫砂陶胚刻款则由四种不同类型的刻法,其一乾胚刻款:紫砂壶泥胚基本乾燥以后,以毛笔书绘字画墨稿,然后再用钢刀依照样式进行雕刻。其二写泥刻款:紫砂壶的泥胚还有五分之一的水分左右,就以圆钝的铁笔或竹刀进行刻写。其三湿泥刻款:紫砂壶泥胚近似于乾硬状态时,用锐利的钢刀进行雕刻。其四描边剔泥刻款;先以细刀描出轮廓,再以点或挑的手法去掉中间部分。这样的陶刻手法能产生特别的装饰效果。陶刻艺术的就是以笔代刀,将中国的书法、绘画、金石刻篆诸艺融于一体,神韵怡然,彰显了笔墨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