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抱着好奇的心情读《爱心伴孩子成长》,但是当我读完第一页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爱上它了。在书中提到, 我们的教学要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负责任,每堂课都可以为”孩子一辈子的幸福负责任。 那么做最好的老师,也就是一种美好的、执着的追求,昨天做的要比今日好,明天做的要比今日好,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超越,从而向着做最好的老师、让每一个孩子幸福这个目标无极限的接近。肖老师是这样阐述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对他充满着崇敬之情。作为同行与肖老师相比我缺少的是积累,感触颇多。“读着读着,我看到了一个新的说法: 我们有两个自己,一个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自己,另外一个是沾满了坏习惯的自己。你要想回复到自己真正原来的样子,一定要战胜坏习惯。真正的英雄不是去打败别人,而是战胜自己的坏习惯,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你打败别人的同时,败得最惨的就是你自己,因为你已经变成了坏习惯的奴隶,你已经不是”英雄了。 看到这的时候,我的心再一次的颤抖,我能做到吗?我为什么不能做到?我缺……的是什么?我不断的思着在书中我看到:肖老师常常在办公室会遇到一些孩子在街上捡到流浪狗,或者在路上捡到小鸟就拿过来,拿到老师这里,老师帮他们养。看到这的时候,我深深感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朋友关系。也让我省了师生之间的所谓的平等。当我们向孩子借笔的时候,哪个孩子不是双手擎上呢?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却从没想过这凭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我们从来没把孩子置于一个和我们平等的位置。那么我们所“”谓的 师生平等 不就是一句空口号吗?我又一次的扪心自问:你是怎么做的,你把孩子放在和你平等位置上了吗?我的回答是:以前没有做到,以后一定做到。读这本书,像是给心灵洗澡,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敲打在我的心灵深处,一直在感动着。我深深爱上这本书,如同爱着我的孩子们,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步步“向肖老师走进。人们给予老师许许多多荣耀的称誉。 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等等,尤其是中国儒家将尊师敬孔的思想发挥到极“”“”致, 天地君亲师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影响浸润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然而今日老师也不再拥有令人真正崇敬的荣耀和光环。重塑老师形象,还老师与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们每一个人民老师神圣的职责和不可推卸的义务。那么站在 21 世纪的今日,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日,我们理想中的老师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