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记得父母生日?面对这样简单的问题,很多学生无法回答。目前,多项社会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学生对父母的生活漠不关怀,不仅不能悉心照顾父母,甚至不了解父母的出生年月,在节假日期间更不记得主动问候。校园生活忙碌,多数大学生更要离家求学,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仍是每个学生不可忽视 的基本礼仪。记者调查父母生辰孩子陌生 去年,西华大学新闻中心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包括 是否记得父母生日 以及 能否为父母送上一份表达情谊的礼物 等问题。他们希望通过调查,唤起学生对亲情的重视,学会对父母的养育感恩。然而统计结果令人吃惊,只有9%的学生每年都能记得父母的生日,也只有22%的学生才会常常给父母送礼物。”一位高中生表示:跟我同龄的人都很独立,很多时候自己喜爱和朋友倾诉苦恼,不同意惊扰父母,让父母操心,和父母的沟通就越来越少了,这可能也难以避开。在北京读书的“叶颖向记者感慨,对父母的爱不应该放在心里,而是要付诸行动: 比如亲笔给父母写封信,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即使是一件微薄的礼物或一个深情的拥抱,都一定会让父母感到欣慰的。” 专家观点生日礼物表达子女爱意●赵淑文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副教授 中国的传统中,长辈生日是个重要的节日,很多时候大摆寿宴招呼四方来客,不仅把家庭气氛烘托得其乐融融,也让长辈感受到浓厚的亲情。现今,父母过生日越来越简单,简朴之风在继承的同时,子女对这个家庭节日却有所忘却。假如平常来不及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那还有什么时机比生日更重要,更能让父母感动 的时刻呢?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心也在越发淡化。到了孩子生日,同学间互赠礼物,父母也要有所表示;但到了父母生日,冷冷清清,孩子常常根本不知道这一天是属于父母属于家庭的。试想,父母为我们辛勤了一辈子,但到他们的生日时,却没有人挂念,这种味道有多少子 女能够体会? 爱是有根源的,从小懂得爱父母、爱家庭,在学校中才会体会到更大的归属感,从而建立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爱。学生不记得父母的生日,在这方面也就不能给父母相应的爱,这种情感上缺失,必定会影响到今后对整个社会的感情浓度。在美国,孩子的独立能力同样很强,但他们都会牢记父母的生日。到了这一天,一些学生会找来自己简单的材料和小工具,亲手为父母做件小礼物,再配上一张充满温馨的贺卡,浓浓的心意会让父母乐得合不拢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