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世界恐龙之乡探寻史前时代的生命之谜两条不同时代的恐龙化石相互叠压,前后竟相距数百万年,这一跨越时空的“拥抱”,至今无人能解。从 1938 年发现第一具恐龙化石至今,禄丰境内已发掘出许氏禄丰龙、三叠中国龙、禄丰滇中龙等 110 多具恐龙化石,分为 24 属 34 种。禄丰腊玛古猿已经进化到从猿到人的临界点,头骨的结构、形态与早期人类非常相似,禄丰腊玛古猿是“刚开始成长的人”。在云南,存在着一个奇妙的“化石轴线”:在东经 102°周围的一条狭长地带上,沿北纬 25°—27°之间,集中分布着 3 个古生物化石分布带:元谋、牟定、武定分布带;禄丰分布带和滇池分布带。其中,位于云南省中部的禄丰分布带是最重要的一个。在禄丰 30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下,埋藏着不计其数的古生物化石。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禄丰就因为出土了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而蜚声中外,其后“禄丰腊玛古猿”化石的发现再次让它名声大噪。如今,禄丰的名字被很多国家写进了古生物教科书之中,世界最顶尖的古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都来此探秘,禄丰的身价越来越高。但禄丰仍是一个谜。“世界恐龙之乡”,洪荒巨兽们的终老之地6500 万年来,无数恐龙静静地躺在禄丰地下,不为人所知。直到1938 年,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来到这里,发掘出第一块“许氏禄丰龙”的化石,禄丰恐龙逐渐引起世人关注。然而“许氏禄丰龙”揭开的,仅仅只是禄丰侏罗纪时代的小小一角。1995 年,一位普通农民的发现,才真正让禄丰恐龙震惊了世界。1995 年夏天,禄丰县川街乡村民罗家有到地里种花生,在田埂边挖出一块带纹理的“黄石头”。眼前的这块石头,老罗似曾相识——这不就是电视上常说的“化石”么!几天后,罗家有带着石头来到县城向专家请教,专家们随即证实了老罗的猜想。他们跟着老罗来到化石发现地,经过简单的挖掘,一条恐龙化石赫然露出土层。禄丰恐龙化石群的大规模发掘就此拉开序幕。在陆续出土的恐龙化石中,最为完整的是一具长约 20 米的大型蜥脚类恐龙骨骼化石,它保持了大部分颈椎、脊椎和四肢骨骼。更为奇特的是,一具侏罗纪中期的植食恐龙的躯干下,竟然压着一具侏罗纪晚期的肉食恐龙的化石。两条恐龙生长的时代,前后竟相距数百万年,这一跨越时空的“拥抱”,至今无人能解。从 1938 年发现第一具恐龙化石至今,禄丰境内已发掘出许氏禄丰龙、中国虚骨龙、三叠中国龙、禄丰滇中龙等 110 多具恐龙化石,分为 24属 34 种。禄丰是我国乃至世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