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保护我们的世界遗产学习了“世界遗产导论”这门课,我对世界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对中国的一些申办成功的文化景观与文化遗产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其中的一些景观和文化有较高的兴趣,我了解到我们国家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我们拥有大量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应以为荣的。但这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做好文化的保护这方面的工作,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学你了这门课,我想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下课后也通过上网了解了很多,我就对如何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谈一下我的一些感想。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广泛学习国外的一些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国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从保护建筑艺术精品,如宫殿、教堂、寺庙,到保护与晋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建筑,如乡土民居、工业建筑等。从保护文物到保护文物的环境,从保护单体的文物古迹扩大到保护历史地段、历史城市。从重视古代文化遗产到重视近现代的文化遗广、从保护与当今生活已无关联的古建遗址,到保护现在还有人继续生活、继续使用的建筑遗产、历史街区等。从保护单一要素的文化遗产到保护多种要素的综合性文化遗产,如保护包含若干国家、若干城市的"文化线路"。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讨论二者的关系,保护二者的综合体。从专家保护、政府保护到民众保护、社会保护。对我国已有保护方法成功案例的肯定,我们国家一些地区在这方面的工作上做的还是很成功的。例如《西安宣言》中的第一点:环境的自身物质实体和人们对这个环境的景观印象,要保护环境的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第二点,保护文化遗产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要考虑现在的环境,更要考虑历史的状况,要保护"历史性的自然景观"。对于第三点,要保护环境的文化背景,即社会活动、习俗、传统知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这要求我们不只保护物质的躯壳,还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保存民俗活动,关怀传统活动的场所。这方面将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展,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关注程度愈来愈高,文化遗产和当今社会的关联程度更加密切,文化遗产已被视为社会可持续进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与其有关的知识、信息的传播讨论以及对其保护利用的社会参加更加普遍。正常情况下,文物行政部门对文化遗产的传播的要求,更多的是提高公众和社会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水平,增强全社会以及政府自觉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文化遗产保护氛围,为文化遗产存在、保护和进展争取更大的空间。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