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学应对洪涝灾害

科学应对洪涝灾害_第1页
1/1
城市灾害性天气影响及对策7 月 21 日北京遭受了特大暴雨自然灾害,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关于北京的暴雨灾害,北京市气象局讨论员吴正华首先介绍说,气象定义的标准:暴雨是 24 小时降水量超过 50 毫米,大暴雨是 100 毫米,特大暴雨为 250 毫米。北京暴雨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由于永定河,门头沟官厅水库以下的水域,出现特大暴雨以后,很快汇聚成聚流,经过三家店往南走,在房山和大兴之间,假如说河的左堤倒塌,洪水就会侵入到北京城。1950 年以来,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件,但是在解放以前,特别是明清时期比较多。第二种是城区普降大暴雨或者特大暴雨,就会造成洪涝。今年 7 月 21 日,城区 24 小时普降 200 多毫米雨,在北京占了六千多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面积的 35%。第三种洪涝情况属于局地强雷阵雨,一小时下 50 毫米甚至超过 100 毫米,但是范围很小,雨量大,造成周边汇水往低处流,形成涝灾。2024 年 7 月 10 日北京莲花桥这场雨,有的专家估量汇水面积大概是 5-6 平方公里,而莲花桥积水面积才 0.02 平方公里,几百倍聚积的水都往这一个地方汇水,哪怕流进 20%,积水也要超过三、四米深。针对暴雨情况,吴正华讨论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长远规划的问题,城区要有大的排水能力。现在一般的路面,大概是 1-2 年一遇,每小时雨强大概 36 毫米-40 毫米的设计;重点路段是 3-5 年,根据每小时 56 毫米的雨强来设计。而城市化的结果,使城市的硬路面明显增加,公路、房屋建筑密度比较大,绿地很少,所以不透水地面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在城区来讲一般都达到 70%-80%,水不容易渗透下去。因此要加强地下排水系统的建设。二是独桥独路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周边的来水向低洼地区汇合的条件,要减少汇合;三是加强应急预案,一桥一案、一路一案。吴正华讨论员指出伴随暴雨天气发生的泥石流灾害与人类的破坏活动有关,因此,他呼呼有关部门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定要尊重自然,不能无节制地开发与利用。加强救助的培训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公众如何积累科学自救知识和方法,提高自救能力也是本次面对面活动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海军总医院院长钱阳明认为,在灾害发生,而专业救援队伍不可能及时赶到、医务人员也不在身边的情况下,每个群体、每个个人的自身防护能力、救助能力对应对情况就非常重要。目前我们对防护方面的知识有很多缺乏,特别是同欧美国家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相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科学应对洪涝灾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