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博物馆则是文化的中心。2001 年 12 月 18 日,在孕育希望与未来的黄浦江东岸,一座上海市民期盼已久的科技殿——堂上海科技馆正式对外开放,翻开了 21 世纪上海科普事业新的一页。15 年来,上海科技馆累计接待国内外观众 5900 万人次,年均接待量近 400 万人次,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科学技术类博物馆。2024“”年是 十三五 的开局之年。据悉,在接下来的五年里,上海文化建设将聚焦功能,提升能级,建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文化设施,进一步优化标志性文化设施布局,逐步形“”成 一轴双心、沿江沿河、一环多圈 的城市文化空间进展新格局。“上海科技馆党委书记王莲华指出: 全民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的提升需要日积月累、润‘’物无声,上海科技馆理应在 大科普 格局中发挥主阵地的重要作用,为不断提升上海创新”文化软实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做出更大的贡献。“”从 同一屋檐下到博物馆集群打造一座世界级的科技馆,曾是上海人民多年的梦想。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 科”“”教兴国 战略,上海科技城项目被写进当年市政府工作,并列为 九五 期间重大标志性工程。1998 年底到 2001 年 4 月,300 多家设计施工单位,4000 余名科学家、设计师、工程师和建设者,经过 1000“”多个日夜连续奋战,一座高新技术荟萃的建筑 世纪之作 孕育而生。2000 年 7 月 17“”日,市政府决定建成后的上海科技城定名为 上海科技馆 。2001 年 10 月 21 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第九次非正式会议在上海进行,成为世界焦点的不只是各国领导人的风采和可能影响世界进展的话题,耳目一新的主会场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这就是刚刚建成的上海科技馆向世人展现的第一幅面容设备先进,设施齐全。上海科技馆未开先热,名扬海内外。12 月 18 日,试开馆庆典仪式在 APEC 宣言大厅进行。一期建设开放的 6 个主题展区,全景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学科的展示,让观众充分感受缤纷科技的魅力和现代科技的震撼。其建设规模之大,展示内容之广,科技含量之高,居上海同期兴建的文化项目之首。大到宇宙苍穹,小到生物细胞,还有各种人类、动物、古生物宝贵标本,上海科技馆向人们展示了科技的神秘和生命的奇迹,一开馆便受到了上海市民的热烈追捧,也成为上海最重要的科普殿堂和科学之城。至 2001 年底的短短 14 天,接待观众 16 万人次。上海科技馆的建成突破了传统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