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提能特训 8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1.保罗·克拉兹等三位科学家因在氟利昂和臭氧层方面的工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讨论揭示了大气中臭氧层被破坏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原子在反应中作催化剂B.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 O—Cl—Cl—OC.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D.过程②中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答案 B解析 由图中反应历程为① Cl+O3―→ClO+O2,② ClO+ClO―→ClOOCl,③ ClOOCl+日光―→2Cl+O2;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2O3―→3O2,所以氯原子在反应中作催化剂,A 正确;氯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所以图中,原子半径较大的是氯原子,较小的是氧原子,所以过氧化氯的结构式为 Cl—O—O—Cl,B 错误;由该过程的总反应知臭氧分子最终转变成氧气分子,C 正确;过程②中 ClO+ClO―→ClOOCl,一氧化氯断键形成过氧化氯,D 正确。2.(2024·浉河区校级月考)SO2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物,可用 H2与 SO2高温反应消除 SO2的污染,其反应原理可分为两步,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 pH≈5.6 的酸雨B.可用 CuSO4溶液检验是否有 X 气体生成C.在 100~200 ℃温度时发生的是置换反应D.工业上可用浓硝酸处理工业尾气中的 SO2答案 B解析 酸雨的 pH<5.6,故 A 错误;由已知分析可知 X 气体为 H2S,能与 CuSO4反应,生成黑色的不溶于水和酸的硫化铜沉淀,所以可用 CuSO4溶液检验是否有 X 气体生成,故 B 正确;在 100~200 ℃温度时发生的反应为 2H2S+SO2===3S↓+2H2O,不是置换反应,故 C错误;若用浓硝酸处理工业尾气中的 SO2,会产生含氮元素的大气污染物(即氮的氧化物),故 D 错误。3.酸雨的主要成分是 H2SO4,以下是形成途径之一:① NO2+SO2===NO+SO3,② 2NO+O2===2NO2,③ SO3+H2O===H2SO4,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NO2由反应 N2+2O2=====2NO2生成B.总反应可表示为 2SO2+O2+2H2O=====2H2SO4C.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4NO2+O2+2H2O===4HNO3D.还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4NO+3O2+2H2O===4HNO3答案 A解析 A 项,N2+O2=====2NO,不能生成 NO2,错误;B 项,①×2+②+③×2 得:2SO2+O2+2H2O===2H2SO4,正确;C 项,利用 3NO2+H2O===2HNO3+NO④ 以及④×2+②得:4NO2+O2+2H2O===4HNO3,正确;D 项,利用 3NO2+H2O===2HNO3+NO④ 以及④×2+②×3 得:4NO+3O2+2H2O===4HNO3,正确。4.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