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英国、日本等国,职业生涯规划已被列入必修课,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职业规划并非就是按自己意愿去选择工作,它其实包括五大环节:一是自我评估(知己),即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二是职业机会评估(知彼),通过多种途径,猎取目标就业城市、行业、职业、企业相关资讯,结合自己的情况理性评估职业机会;三是确定职业目标、路径;四是制定行动计划;五是反馈修正,即根据自我进展、社会变迁以及其它不可预测的因素,主动适应各种变化,及时调整、修正职业规划。 当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开始介入职业规划方面的服务;一些大型的招聘会上,也出现了职业测评的摊位。职业测评的结果也成为许多求职者找工作的凭证。国内的高校也纷纷开设了专门指导学生就业的职业规划课程。 职业规划是干什么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讨论所提供的一个《职业规划系统》显示,职业规划大体包括两部分:一是个人分析,对咨询者的思考、决策、行事方式深化分析;二是职业规划,清楚咨询者的工作特质,选择合适的工作。 事实上,任何人选择职业时,都会进行咨询,只不过大多数人并不是找职业指导师,而是听取父母、朋友、老师的意见。然而,这些意见和建议大多是经验之谈,片面与零碎的,无法全面了解长远的职业进展信息,无法提供权威的分析,职业的定位也不一定准确。而一些人才职介机构、猎头公司往往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考虑问题,很少会从求职者个人的角度出发。因而,职业规划才有了存在的必要。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职业由国家和政府统一安排,个人没有或很少有选择的余地,也就没有职业顾问存在的必要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道路,越来越重视个人的成功,也就有了对职业顾问的需求。但是,目前各种人才中介活动仍然是粗放的,满足的是大众的需求。缺少个性化的、专业化的服务。现在,得到企业认可的猎头公司是作为用人单位的经纪人出现,但是,国内人才市场还没有形成求职者个人的经纪人概念。人才找工作,同样需要提供一种个性化的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进展。现在人才在选择自己的职业自主权的之后,确实需要这种服务,因为每个人的进展都会有起点、有机遇、有转折、有提升,这需要很多专业人士来帮助。职业咨询顾问这种职业角色应该有关非常大的市场。 职业规划的意义 在德国、慕尼黑大学,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并参加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职业规划大约历时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