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讨论摘要:本文分析了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中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应从编写特色教材,创新教学方法,修订考核机制三方面进行改革。关键词: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改革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所形成的“图样识读与绘制”能力是开展本专业其他课程学习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需要掌握看图能力、绘图能力等,培育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汽车机械制图》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培育仔细的工作态度,提高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一、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现状(一)教材内容单一,不能满足用工要求目前,各类职业院校开设的汽车机械制图课程采纳的是传统教材,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单一机械式训练。这种以教授为主的传统授课形式,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以本为本,并没有切实针对职业岗位中典型工作任务,理论知识偏多,与企业实际运用相关的环节较少。经过正规学校教育和通过非常严格的培训考核后,大部分学生都可以顺利看懂图样却不能理解实际操作,汽车制造等企业对用人的最基本要求都没办法满足。(二)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当前,职业院校的教学模式是以教材为指导,老师为主体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做习题的讲练形式,辅以多媒体、教具等手段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机械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发挥自身的制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只是对知识的简单重复。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大,有些基础不好的学生干脆就放弃了。二、对职业院校汽车类专业机械制图教学的建议(二)编写汽车类专业的特色教材首先,依照专业特点,坚持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充分满足一体化教学的要求,以技能知识为中心,把相关的理论基础融合进去,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其次,为了满足“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人才培育模式的需要,学校应与企业联合,研制出一套真正理论和实际紧密贴合的教学课本。此外,应结合汽车类专业对《汽车机械制图》课程的具体要求,在课程设置中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在课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实现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对图样有一个顺利的认识过程,简单的零件图及装配图应当做到认识无障碍。为了学生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必须遵循有用性原则。为了体现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汽车类专业应当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