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首套国产化大化肥设备通过验收作为“十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的重要内容,大型化肥成套设备研制项目依托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0 万吨合成氨、60 万吨尿素技改工程,自 2024 年 11 月建设完工并生产出合格产品以来,到目前已安全平稳运行超过 20 个月。9 月 6 日,该项目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有关专家等组成的验收委员会的验收。验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开发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化肥核心技术与成套设备,实现了首套以煤为原料的年产 30 万吨合成氨装置自主化,改写了大化肥装置依靠引进的历史。灰融聚煤气化技术已被列为氮肥行业原料结构调整示范技术灰融聚煤气化技术是国内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新型煤气化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广、投资费用低的特点,可用于化工合成气,民用和工业炉窑燃料气、发电燃料气的生产。为促进灰融聚煤气化技术大型化,发改委将灰融聚煤气化技术列为氮肥行业原料结构调整 5 种煤气化示范技术之一,并于2024 年底安排了天津碱厂等示范项目的建设。最近,发改委在天津碱厂召开灰融聚煤气化原料路线改造项目协调会,以灰融聚煤气化技术研发设计、装置建设和生产运行方面的经验,加快氮肥行业原料结构调整。煤化工的六大软肋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李奋明在一次研讨会上指出,目前我国煤化工产业的进展主要存在六大问题:一是石油替代产品的标准不法律规范,影响了此类产品的推广应用;二是装置规模较小,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弱;三是缺乏国产化的技术和装备,导致项目投入产出比过小;四是国内水缺乏,不能满足煤化工进展的需要;五是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有限,制约了煤化工的进展;六是煤化工装置建设规模受到内陆桥梁、隧道等条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