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近代历史文化对我国体育的进展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外国近代体育的兴起与进展构成了中国近代体育的基本内容。而中国现代体育的进展是由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到现在已经 60 余年,这段时间的体育进展道路是曲折的,由最初的体育弱国成长为在 29 届北京奥运会上取得金牌榜首这样的成绩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一、中国近代体育的进展中国近代体育,一般指从 1840-1949 年,这一时期西方近代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通过不同的渠道与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取代了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体育的主流位置。伴随这一过程中国体育与当时的世界体育的进展主流模式逐渐融合一致,成为近代体育国际化的组成部分,从而为中国现代体育的形成奠定基础。1、中国近代体育的发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运动开启了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先声,近代体育的某些内容被作为军事训练的手段而首先引进中国,从 1862 年起,清政府开始对部分军队实行西式编练,实际上是军队以列队的训练和基本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军事体操。19 世纪后叶洋务派引进西方科技先后兴办了一些新式军事学堂,这些较早创办的新式学校大多仿照外国同类学校设置课程。一般都开有体操课程,洋务派选送学生赴英、法、德、美、日等国留学。这些学生回国后带回了一些西方近代体育,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近代体育。2、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期的体育思想1894 年中日战争,中国惨败,在这种形势下,维新运动开始了。维新派组织学会,兴办学校,开发民智。他们从进步的近代教育的角度提出了进展体育的主张,阐述了体育思想,促使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形成。维新派非常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认为:“德育、智育、体育三者,为教育上缺一不可之物”。主张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培育“德、智、体”进展的“新民”。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最早接受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他们以“救亡图存”为目的,从教育的观点来论述和提倡体育,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中国近代体育思想。这一思想对促进近代体育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学校体育的兴起,都起了极大的作用。3、中华民国时期的体育在“五四”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军国民主义体育和兵操逐渐衰弱,最终退出历史的舞台。西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逐渐成为学校体育改革的主导思想。田径和球类运动成为学校的主要内容,期间中国参加了远东运动会,进行了两届全国运动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