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_第1页
1/4
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_第2页
2/4
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_第3页
3/4
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究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24 年 2 月至 2024 年 1 月到本院就诊的 117 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讨论对象,均对乳腺疑似病灶进行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并以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观察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的效果。结果:术后病理证实117 例患者中,64 例为乳腺癌,53 例为乳腺良性肿瘤;而针吸细胞学检查发现有 59 例乳腺良性肿瘤,58 例乳腺癌。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 98.28%、特异度为 88.14%,对乳腺肿块性质确定的准确率为93.16%,误诊率为 6.84%。结论: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乳腺癌效果较高,且具有操作简单、无创、经济适用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关键词】乳腺癌;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价值近几年,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环境变化、女性工作压力增大等原因,乳腺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长。相关讨论表明[1],乳腺癌在国内的发病率为 11.61/10 万人,严重威胁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早发现、早明确病理性质、早治疗对于乳腺肿瘤患者的预后转归有重要意义。本讨论选择本院 2024 年 2 月至 2024 年 1 月收治的 117 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讨论对象,以探析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术前诊断中的价值,具体过程如下。选择 2024 年 2 月至 2024 年 1 月到本院就诊的 117 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讨论对象,均为女性,年龄 26~68 岁,均龄(54.07±5.36)岁,其中,40 例因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而就诊,77 例因触及乳房肿块或感乳房胀痛而就诊。上述患者均为单侧乳房病变(61 例为左侧、56 例为右侧),入院后经 X 线钼靶、彩超检查发现其肿瘤大小在0.5cm×0.5cm×1.0cm~2.0cm×2.6cm×3.0cm,患者自愿在术前接受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1.2 方法117 例患者均进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具体操作:1)先应用彩超对患侧乳房进行扫查,以明确肿块的位置并作标记;2)再应用一次性针头(7 号)和注射器(10mL)在预标记处穿刺取材,即指导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医师左手拇指、食指固定肿块,右手手持注射器以 45°的角度穿刺进入肿块内,略微进退针管,负压抽吸,直至见针筒内出现血性、乳白色成分后拔针;3)把针筒内的吸出物均匀推于玻片上制片,待其晾干后,用乙醇(95%)固定,常規行 HE 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载玻片以分析细胞的形态、鉴别肿块的性质。1.3 针吸细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