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理工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色彩课程教学讨论【摘要】本文分析了色彩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特点出发结合理工课学生没有基础的具体情况讨论符合专业特征,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教学模式。【关键词】理工类;工业设计;色彩教学;教学讨论色彩是一种设计的语言,充分运用色彩是体现设计魅力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设计类高校中,色彩课程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水粉或水彩的写生为主要内容。通过这种训练固然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但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更需要培育他们的对形态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制造能力而非单纯的再现能力。随着时代的进展,社会对于设计人才要求的提高,传统的色彩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培育新型设计人才的需求,迫切需要新的教学模式的产生。基于此,很多教育学者也进行了不断的摸索和讨论,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发表了很多专著,如林家阳的《设计色彩教学》,陆琦的《从色彩走向设计》等。但就目前高校的色彩教学而言,仍然存在着很多具体的问题。一.目前高校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目前大多数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色彩课程教学模式,虽然在与专业课程衔接时一般都安排色彩构成课,但从纯粹是对客观事物如实再现的绘画训练突然过度到主观应用色彩的构成训练这个跨度仍然比较大,中间会存在着难以衔接的问题。其次,对于新的教学模式还没有一个成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还是处于不断探究进展之中,不同的设计专业在对其应用上更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根据每个专业的特征和教学的侧重点来安排其具体的教学内容。第三,针对同一个专业,在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也应该注意其具体的差别。比如工业设计专业就分为理工类工业设计和艺术类工业设计。其教学培育目标以及学生的自身素养的差别都是很显著的。因此,有差别的设置课程,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实施才是课程能否真正达到教学目的的关键。理工类工业设计的学生在入学前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绘画培训,没有美术基础,针对于他们的教学直接照搬固有的设计色彩教学模式也是不可取的。因此,针对于理工类工业设计学生的色彩教学就应该分析其具体专业培育要求,考虑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内容,实施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二、针对理工类工业设计的教学方法探讨学生对于色彩学习和接受的层次示意图:学生对于色彩的学习应该遵循着有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认识色彩阶段;感受色彩阶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