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世纪的全球化与中国道路的关系?全球化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和广阔的世界舞台,使中国社会主义在全球化发展中既可以利用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又可以借鉴其经验教训以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动力。邓小平理论的全球性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视野关注世界风云变幻,关注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在历史与现实、世界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比较、互动和结合中,把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和途径置于全球化发展的时空背景中加以审视和提炼,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考虑中国的命运,设计中国的未来,从而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命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球性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使 21 世纪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也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决定 21 世纪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全球性思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拓。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真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价值取向。为我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视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围绕三大问题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即是社会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在当代条件下互动的产物。2、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特征,即它实现了三种文化精神的内在结合和统一。① 基于世界历史境遇的民族主体性自觉。民族主体性自觉就是自觉地把民族主体性融于当代世界历史的规定之中,走出特殊语境下所产生的理念偏执,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觉的主要内涵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正是置身于世界历史的中华民族现代主体性逐渐生成和成熟的过程。② 以人类性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