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第三节教案授课学科:职业道德与法律授课班级:中专 34 中专 41 班授课教师: 授课章节:第一课第三节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日期:2013.9.12授课题目: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学时安排:2 学时教学目的:(1)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2)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3)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教学重点: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教学难点: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遵守交往礼仪的作用教学准备:人际交往能力测试题、案例图片、flash 短片、各组学生准备的预习材料包括故事和案例资料等。设计思路:本课时的主题是“交往礼仪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教材从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容入手,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作用,从而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交往礼仪规范。教 学 过 程1 分钟组织教学:安定课堂秩序,要求学生按分组准备好预习任务。 第 1 页 共 10 页 讲授法2 分钟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礼仪,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交际生活的钥匙。交往礼仪的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交往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今天我们要学习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作用,从而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践行交往礼仪的规范。 第 2 页 共 10 页 创境激趣】教学内容: 马克思把交往比喻为“人们日常生活、日常接触中的必然伴侣”。在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与人交往。我们与他人可以因共同做一件事而喜悦,可以一起体味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动,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在今天的课上,让我们先来测试一下自己的交往能力。展示:人际交往能力小测试1.我不喜欢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活动。2.我不喜欢说话,有时宁愿用手势,也不用语言。3.我不愿和任何人的目光接触。4.同学们不喜欢与我一起学习和活动。5.同学们不喜欢在我面前讨论各种问题。6.父母总是对我管束严厉,动辄训斥。7.放学后我不愿意回家而喜欢在外面玩。8.我对爸爸妈妈的谈话十分反感。9.我对爸妈的斗嘴、吵架感到无所谓。10.爸妈从不过问我的任何事。11.老师对我特别挑剔,专爱跟我过不去。12.老师在课堂上几乎从来没有看过我一眼。13.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