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产业的伟大使命(下) 中华始祖文化传承与传播的现代路径 由以上分析可知,民族始祖文化来自于创世神话,是一个民族在文明初创时期形成的文化性格和价值追求的文化萌芽,在其形成过程中不断受到人类认知和传播形式的影响,因此,对始祖文化的学术研究还应从历史学、哲学、美学、心理、文学、建筑学等多学科进行研究,以避免在始祖文化研究、解读中出现泛化和狭隘化。所谓泛化,是指将始祖文化与一切文化内容联合起来,将始祖文化内容无限扩大化,使其陷入包罗万象的大杂烩;所谓狭隘化,是指将始祖文化体系与内容仅限于历史与考古的框架内,将始祖文化无限“神圣化”,使人无所措手足,“动辄得咎”——这正是我国学界目前的状况。笔者认为,文化的本质内容是“人的去自然化”,特点就是传播与传承,本文旨在论述文化的特点,即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传播是指空间上的含义,传承是指时间上的承续。能够使文化得以传播与传承的载体很多,现代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就是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是文化,是文化的一个亚类,但绝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是一个组合品,具有自身独立的完整性。旅游文化是传统文化凝结在旅游中、通过旅游实践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文化旅游的实质则是旅游,它的实践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这也是文化旅游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一、古代旅游文化观念的形成与传统文化在旅游中的传播 (一)旅游历来是传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载体之一 尽管我国的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 形成热潮,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气象;旅游业的发展也受世界旅游热的影响,逐步形成与世界旅游业接轨的趋势,但是, “旅游”一词却并不是“舶来品”;旅游活动在中国也有悠久的发展史,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比较起西方学者就旅游所下的定义及阐释,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可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的旅游;而中国的旅游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几乎人人都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训。“旅游”一词, 最初出现于我国南北朝时期, 诗人沈约的《悲哉行》诗云, “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徐光旦垂彩, 初露晓凝津。时缨起稚叶,蕙气动初藏”。到唐代,旅游一词即频繁使用于诗文之中, 如韦应物的《送姚孙还河中》诗曰,“上国旅游罢, 故园生事微”;张籍的《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