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摘要】:全球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两大最重要特征和动力源,其对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但如何架构这种影响的过程和机制则成为重大课题。本论文试图将全球化推动和影响下的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纳入一个更广阔的研究框架中,从地方化与全球化互动的作用进程探索区域和城市发展新的机制和实质,从而为目前我国的各种城市、城市群和区域发展规划与战略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和依据。传统的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基于区域内部发展动力和经济学原理的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但却无法将全球化等外部作用力纳入自身理论体系。泛泛的全球化探讨又多局限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中,缺乏综合理论框架以真正把握住全球化作用的社会和经济实质。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从新马克主义的批判视角,分析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和产业转移的社会实质,同时基于地方化的劳动力商品属性分析了地方对跨国资本的迎合,但缺乏将多尺度下多重作用力纳入综合研究框架的能力。而本论文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研究试图弥补以上研究缺陷,为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研究领域的拓展提供一些有益的补充。基于以上研究目的,本论文基本研究思路是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分析框架的总结和构建着手,进而以此为理论基础过渡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的探讨。在论证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层次的分析,先从全球生产网络中经济地理学意义的企业生产空间组织及其空间扩散、地方镶嵌,过渡到城市经济学内容的城市经济、城市产业及其空间功能分区研究,再而过渡到兼具城市地理和城市经济学意义的“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力求论文在逻辑上的逐次递进和结构上的完整。第 1 章是绪论。首先介绍论文选题依据和来源,在分析研究背景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研究的实践及理论意义,指出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发展代表了劳动分工在国际层面的扩展和深化,将为全球化经济发展及地方化的区域、城市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第 2 章是对全球生产网络理论框架的研究综述。在对全球生产网络研究背景、脉络和流派分析基础上,主要依据曼彻斯特学派研究并综合管理学派观点,提炼出本论文以企业、制度、关系/流、空间/地方为主要考察维度,围绕价值、权力与镶嵌等基本内容探讨的全球生产网络研究框架,同时提出将金融、信息、物流和人才培训等价值生产支持性活动纳入全球生产网络研究中的观点。最后指出未来全球生产网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