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的概念—知识讲解(提高)【学习目标】1.理解函数的定义、函数值、自变量、因变量等基本概念;2.了解表示函数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3.会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的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4.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要点梳理】要点一、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 x,y,对于自变量 x 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值,y 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 y 是 x 的函数.对于自变量 x 在可以取值范围内的一个确定的值 a,函数 y 有惟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对应值叫做当x=a 时函数的值,简称函数值.要点诠释: 对于函数的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函数的实质,揭示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函数关系,要看对于 x 允许取的每一个值,y 是否都有惟一确定的值与它相对应;(3)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要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必须考虑使实际问题有意义.要点二、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 (1)解析法: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的表达式,(或解析式),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称为解析法. (2)列表法:用一个表格表达函数关系的方法. (3)图象法:用图象表达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方法.要点诠释: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各有不同的长处.解析式法能揭示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但较抽象,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列出解析式;列表法可以清楚地列出一些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对应值,这会对某些特定的数值带来一目了然的效果,例如火车的时刻表,平方表等;图象法可以直观形象地反映函数的变化趋势,而且对于一些无法用解析式表达的函数,图象可以充当重要角色.对照表如下:表示方法全面性准确性直观性形象性列表法×∨∨×解析式法∨∨××图象法××∨∨要点三、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 y=ax2+bx+c(a, b, c 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 x 的二次函数. 若 b=0,则 y=ax2+c; 若 c=0,则 y=ax2+bx; 若 b=c=0,则 y=ax2.以上三种形式都是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而 y=ax2+bx+c(a≠0)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在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y=ax2+bx+c(a≠0)中,ax 2 叫函数的二次项,bx 叫函数的一次项,c 叫常数项;a叫二次项系数,b 叫一次项系数,c 叫常数项.要点诠释:(1)如果 y=ax2+bx+c(a,b,c 是常数,a≠0),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