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宪法简述及论述题(一) 第一章 宪法的基本理论 一、简述宪法的特征 (一)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 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2. 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1)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 2)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行为准则。 3.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 制定和修改宪法的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非普通立方机关。 2) 通过或批准宪法或者其修正案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一般要制定机关或立法机关成员的 2/3 或 3/4 以上的多数表决通过。 (二)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三) 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二、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原因 1. 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普遍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2.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建立和以普选制、议会制为核心的民主制度的形成,为近代宪法的产生提供了政治条件。 3.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和法治等理论,为近代宪法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一些知识点: (一) 英国宪法产生的标志性法律有: 1. 1679 年〈人身保护法〉 2. 1689 年的〈权利法案〉 3.1701 年的〈王位继承法〉(第一次确定了法官终身制和法院独立原则) (二) 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美国 1776 年的〈独立宣言〉 (三) 欧洲最早制定成文宪法典的国家是法国。法国 1791 年制定的第一部宪法的序言是〈人权宣言〉。法国 1789 年的〈人权宣言〉中确定了那些原则? 1. 主权在民 2. 权利分立 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 罪刑法定 5. 无罪推定 四、我国先行宪法的三次修改的内容。 (一) 1988 年第一次修改内容: 1. 关于私营经济:“引导、监督、管理” 2. 关于土地:删去土地不得出租的规定,增加“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二) 1993 年第二次修改内容: 1.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坚持改革开放 4. 增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5. 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形式确定下来。 6. 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 7. 将县级人大的任期改为 5 年。(乡级仍然为 3 年) (三) 1999 年第三次修改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