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 新 经 济 学( Innovation Economics ) 主讲 : 万君康 教授 导 言 1. 课程性质、学习要求 创新是一国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创新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 MBA 学员的必修课程。 创新经济学综合运用科学技术论、技术创新学、经济学及现代管理理论,从科技经济一体化及“广义”技术的角度,对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及互动机理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学习,要求学员掌握: ① 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② 技术创新的内涵、不同类型创新的特征与运行机制。 ③ 技术创新环境、条件与动力。 ④ 技术创新战略及战略模式选择。 ⑤ 技术创新的评价系统。 ⑥ 中外技术创新政策及运行机制比较研究。 2.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取理论与实际结合,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要求学员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又具有一定的组织推进技术创新的能力。因此,考核方式主要采取每个学员定时完成大作业一份,提交案例分析一份(可合作研究、文稿不少于4000 字),或课程论文一份(不少于 4000 字)。3. 主要参考书目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11 月第一版 万君康:技术经济学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10 月第一版 许庆瑞: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11月第一版 1. 创新理论基础 学习目的 了解科技经济相互作用机理,掌握技术创 新的基本理论。 1.1 科技经济相互作用机理 1. 1 .1 科学技术 ( 1 )科学 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 2 )技术 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济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它包括实验技术、生产技术、服务技术、管理技术,具体表现为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统一所组成的多要素、多层次的复杂体系。 ( 3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及联系 项目 科学 技术 目的任务 认识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 形态 纯知识形态 物质形态或知识形态 与生产的关系 间接,属于潜在生产力 直接,达到直接生产力 对经济的作用 不能完全确定,较长远 确定明确 表 1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及联系 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 科学是创新知识的研究,技术是综合应用知识于需要的研究 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