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镇江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奇景

镇江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奇景_第1页
1/3
镇江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奇景_第2页
2/3
镇江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奇景_第3页
3/3
镇江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奇景也许你没有到过镇江,但无论如何总应该听说过“水漫金山寺”的神话传说;也许你没有记住镇江,但无论如何都应该品尝过这里盛产的香醋!其实,你只要在中国地图上找到东西向的长江和南北向的大运河,这座坐标的原点就是——镇江。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是这样描写镇江的:吞天吐地是镇江的位置决定的,运河在它臂间浩荡,长江在它脚下雄浑,一个力重千钧的“镇”字写出了它的壮夫本色。“地雄吴楚东南会,水接荆扬上下游”。这里襟带江海,提挈吴越,永远总是艨艟连翩的浩大景观……滔滔不息的长江与绵绵不绝的运河在这里交汇,孕育着 3000 多年的悠久文明。漕运咽喉隋唐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全线贯穿,长江和运河在这里构成了国内最大的黄金十字水道,进一步确立了镇江作为江南入江通道主口门的地位,镇江水运的畅滞,在统一的封建国家中开始具有全国性的意义。而镇江的城市地位也进一步随之攀升,已跻身当时东南名都大邑之列。自中唐始,镇江便为漕运咽喉,经这里中转的两浙漕米已占全国漕运量的四分之一以上。唐置浙江西道,下辖江南运河流域的润、常、苏、湖、睦、杭六州,而治所设在润州(镇江),由此看来,当时的镇江已成为江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宋元以后,镇江更成南北要冲,承担着全国68%的漕粮中转重任。明清两代,尤其是清朝,漕运已经进展到了极至,漕粮数额超过以往历朝。道光年间,江苏巡抚林则徐数度坐镇镇江,整顿漕政,反映了镇江作为东南漕运咽喉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漕运的兴盛直接促进了商贸的进展,李白“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的乐府名篇,杜牧“绿水桥边多酒楼”的清词丽句,查慎行“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沿流一万家”的千古绝调,皆是当时镇江运河城市风貌的真实写照。王朝命脉孙中山先生在他的《建国方略》中专列一节论述镇江,其中一段这样写道:镇江“为南北内地运河中心重要之地,而若将旧日内地运河浚复,且增浚新运河,则此地必能恢复其昔日之伟观,且更加重要。因镇江为契合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中间之锁链,而又以运河之南端直通中国最富饶之钱塘江流域。”政治家具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军事家自有军事家的政治头脑,而侵略者则有着侵略者的贪欲目光,所以镇江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远的不谈,且说近代,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当英军攻陷上海时,清王朝急派人求和,而英军则认为在沿海地区的胜利,不足以震撼清廷,惟溯江而上攻占镇江控制运河,再封...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镇江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奇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