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打开了女儿的智慧之门她,3 岁半就能阅读中学生读物,4 岁开始编创童话,5 岁时已有数百本书的阅读量。她,小学免读;9 岁进入市重点中学读初一,在初、高中阶段,学习轻松、身心健康、成绩优良,并接二连三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还在若干活动项目中屡屡获奖。15 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全国重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值得一提的是,在紧张备战高考的同时,她却忙里偷闲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校园小说——《晴天·雨天》。这个女孩叫张玄,一个满脸阳光的女大学生,大家称她为“天才女孩”,而她却平静地说:“我不是天才、神童,只是我母亲教育得科学而已。”那么,她母亲是如何教育她的呢?张玄的母亲张鹤立女士给我们透露:是阅读打开了女儿的智慧之门。一与别的孩子相比,张玄幼儿时期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当时,我也和许多望子成龙的父母一样,希望早些给孩子灌输,开发智力。在女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开始天天给她讲故事,并买了许多儿童读物,想慢慢引导她自己阅读。我为张玄选购的图书,内容涉及广泛,趣味性、性强,主要包括著名童话、彩色连环画等。这些书有的情节有趣、语言优美,有的画面绚丽多彩、生动形象。有一段时间,我花在培育她独立阅读能力方面的工夫比较多,每天大约用一个半小时,甚至更长一些时间,目的是想帮助她通过阅读关,尽快拥有自己丰富的读书生活。我认为,只要孩子有了阅读能力,可以自己看书,就既能保证学习,又不用大人劳神费心,一举两得!在训练张玄阅读时,我先教她认一些简单的汉字。那时,我常常一边教一边想,这样让孩子一个字一个字机械地记忆,什么时候才能达到独立阅读的程度啊?孩子刚开始还感到新奇,但很快就会产生单调乏味之感。据我所知,好多孩子小时候都受过识字训练,但往往没有进入阅读状态就半途而废了,可能就是这种方法直接造成的。运用这种方法孤立识字,必须常常进行复习,不然就会遗忘;而常常复习,孩子肯定产生厌倦心理。怎样才能跳出这个少、慢、差、费的旧框子,找到一条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多快好省的新途径呢?我不停地思索着,不停地寻找着。二一天,我发现张玄趴在沙发上读书,心里很纳闷,因为我知道她有限的识字量绝没有达到这种水平,就好奇地走到她身后去看。原来她是在背书——背的是曾给她讲过多遍的一个精彩故事。让我吃惊的是,她背得非常准确,从头至尾一个字都不错。这给了我很大启发:这种现象说明孩子具有某种潜能,也意味着从小培育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