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鼓声残雨后塔影名刹中

鼓声残雨后塔影名刹中_第1页
1/3
鼓声残雨后塔影名刹中_第2页
2/3
鼓声残雨后塔影名刹中_第3页
3/3
鼓声残雨后塔影名刹中全州,中国唯一以高僧名号命名的县。这名高僧的法号叫全真,据县志载:“县以佛名,相沿至今”。全真和尚,湖南郴州人,俗姓周,自幼聪颖过人,十六岁出家,27岁来到这个素称“鱼米之乡”的楚南之地清湘县,并开始在这里营造供奉无量寿佛的寺院。这就是素有“楚南第一名刹”雅称的湘山寺。湘山寺的开山祖师全真和尚据说活了 160 多岁,在世时寺中屡现阿弥陀佛,相传是佛陀对其佛学造诣的显身嘉许。宋朝时就有四位皇帝先后 5次加封。皇帝宋徽宗更是亲临这里顶礼膜拜,并加封全真为“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明万历年间朝廷改湘山寺所在的清湘县为全州,冠以州名的就是全真之“全”。清朝康熙皇帝也在这里留下了一幅“寿世慈荫”的亲笔御题。湘山寺的建筑依山而建,坐东向西。据县志记载,鼎盛时期的湘山寺占地 2 平方公里,有过 48 殿、108 房的宏大规模。今日这座寺院占地 1.8 万平方米。寿佛殿、圆通殿、放生池和三栋寮房,这些建筑,佛道肃然、雕栏环绕、赤柱顶立,顶上绿黄华瓦、角楼飞檐斗拱,俨然一副大刹的风范。这些虽是上世纪 80 年代在当地政府主持下重新修建的作品,却也古意盎然,气象万千。湘山寺原有的寺院建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屡遭兵燹战祸,至明清时已日渐衰颓。尤为令人痛心的是,1944 年日寇铁蹄入桂,全州沦陷,古寺惨遭毁殿残佛,仅剩十余间寮房和妙明塔。再经十年浩劫,所余鸟兽虫鱼的石雕作品和寿佛殿后的“妙明塔”,乃是劫后余生留存下来的古迹。妙明塔后飞来石上的有幅兰花石刻,是湘山寺在历史上最有名的人物——石涛留下的唯一遗迹,石涛,清初四大高僧之一,因其诗、书、画的艺术造诣,又被誉为与八大山人朱耷齐名的“四大画僧”。石涛俗姓朱,名若极,广西桂林人,是明朝第十三代桂林靖江王朱享嘉的儿子。石涛的父亲在 1650 年的南明小王朝内部斗争中被杀,年仅 8岁的石涛随母亲逃至全州,在湘山寺出家。石涛是中国历史上名望非常高的艺术家,擅长山水,兼作兰竹,工诗书法,亦善园林叠石。他的艺术观点和其《苦瓜和尚画语录》、《大涤子题画诗跋》等著述,至今仍对艺术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是石涛生活在湘山寺时的作品,现在已成桂林市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妙明塔始建于唐代乾符三年,即公元 876 年,原名“无量寿佛塔”。宋代元祐元年间为安葬全真大师肉身对塔进行维修,易名为“妙明塔”。中国的佛塔源于印度,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我国。在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之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鼓声残雨后塔影名刹中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