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土木工程一、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内容总体思路是以学生专业概念、将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作为基础,以工程为背景,专业素养和工程素养形成为出发点,将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的重复内容和非连贯知识体系分解整合,以功能实现为目标,构建专业教学模块和体系,根据体系结构设计模块功能。整合专业理论课程内容,避开内容重复、不连贯。整合实践教学内容,使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紧密结合起来。整合教育材料内容与实际工程、科研前沿知识,使教育材料等硬件设施与当前学科进展紧密结合起来[3-5]。二、实施方法以四个模块形式组成整体框架。第一模块,整合理论教学内容。通过以专业课老师为主基础课老师为辅的研讨,进一步确定授课内容的连贯性和重复性,避开知识体系杂乱无章,提出保证知识体系系统化的具体措施和具体要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纳集体备课形式。例如,专业课中需要基础课的知识体系以书面形式提交给相关单位或者相关老师,并以此作为教育材料。通过大作业、小设计等手段使每一门课程的知识连贯起来[6]。第二模块,整合实践教学内容。通过组织专业课老师研讨,进一步确定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等课程知识的联系,如生产实习与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紧密联系起来。另外,课程设计可以整合到一起,如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可以与混凝土课程设计、抗震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连在一起,下达一个任务书,要求学生用一个任务书完成 4 个课程设计。这里涉及到方案比选,如同样设计一个框架是钢结构材料好还是混凝土材料好。造价的课程设计也可以结合进去。施工方面的设计可以与生产实习结合。学生在校园就可以模拟设计院工作状态,完成一个局部小设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答辩、方案优选或者模拟招投标程序,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状态[7]。第三模块,更新专业教育材料。教育材料更新的基本原则包括新法律规范内容、新施工工艺、国内外科研前沿问题,与此配套的课件,讲义,习题随之而更新。若条件具备,可以出版系列教育材料,吸收兄弟院校、科研院所、施工单位等人员参加教育材料撰写工作;若无条件可以撰写校内讲义。第四模块,建立健全教学设施。根据各模块的要求讨论相应试验配套、教学条件配套方案。四个模块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符合认知规律,满足教学目标。三、可行性分析专业团队成员知识层次符合实施该项目要求,基本包括各门专业课主讲老师。团队中有从事实际工程项目设计、施工以及从事科学讨论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