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_第1页
1/2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_第2页
2/2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密闭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制、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场所。常见的密闭空间有:反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井、地窖、储藏室、船舱等。在密闭空间中作业接触的主要职业危害第一个是各类有毒性气体,常见有硫化氢、一氧化碳、苯、甲苯、二甲苯等;第二个是由于化学耗氧、氧气被惰性气体取代等引起的缺氧。假如不实行有效措施,可以引起劳动者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鉴于密闭空间作业易对操作者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从事密闭空间作业的相关单位及从业人员务必做好以下各项工作:1.准入管理:进入密闭空间作业,操作者应得到作业负责人的准许;用人单位应该制定职业危害控制计划、安全操作章程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控制密闭空间作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同时做好上岗之前和在岗期间的卫生安全培训,确保操作者掌握在密闭空间环境下安全操作的知识和技能;作业时至少有一名监护者在密闭空间外负责监护操作者。2.作业前预防措施: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实行净化、通风等措施,对密闭空间充分清洗,进入前应当再用新奇空气通风,以保证空间内有足够维持生命的氧气。3.作业前环境检测:劳动者进入密闭空间作业前应进行检测,了解密闭空间存在的危害因素,通常先测氧含量,然后测定可燃性气体,最后有针对性的测定有毒气体,气体的浓度须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25)。4.作业中防护:在作业过程当中应持续保持强制性通风,保证能稀释作业过程当中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并满足呼吸需要,强制通风时应把通风管道延伸至密闭空间底部;当有害物质浓度较高时,作业人员必须根据《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2025-0502)标准的要求选择和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软管送气面罩等呼吸防护用品,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另外还应根据需要配备通讯设备、安全绳索等。5.事故处理:一旦发生缺氧窒息、中毒等事故时,救援人员在得到作业负责人准许后,穿戴好符合要求的呼吸防护用品,快速将窒息者或中毒者移至户外露天处,施以人工呼吸或其他急救措施,同时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密闭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