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放日宣讲稿 xx 小学始终秉承“用责任和智慧奠基未来”的办学理念,围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一工作目标,深化实施素养教育。近两年,学校先后被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少工委、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等部门授予全国第四届和谐校园;全国名优学校;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山东省中小学素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学校的办学思路也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可及赞誉。 一、立足课程,打造“责任与智慧教育” 课程涵盖了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部内涵,因此,课程的生命力决定学校的进展力。 路径一:基础课程的创新。学校非常注重国家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一直立足校本坚持进行“整合与拓展”讨论。通过改革教材内容,改进教学策略,使学科教学从单一走向多维,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突破与创新,力求让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夯实人才培育的根基。 路径二:选择性课程的开发。xx 年起就率先尝试开发了网上选课系统,这一手段的使用目的在于通过植入时间概念、公平意识、竞争意识、自主意识等,努力让课程因学生自己的选择而变得多姿多彩。这就是我们的网上选课系统。每个学年初,学校也都会通过“课程申报——课程审核——课程实践——课程评价”这一课程管理的流程,落实课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增强课程建设的时效性,为学生提供多样丰富的课程。 路径三:自主性课程的探究。学校课程要塑造学生的领袖气质和优良个性,就要将课程设置深深扎根在人文文化土壤之中,我们学校的社团课程,不仅仅是有同样兴趣爱好的学生聚在一起搞活动,而是建立在课程理念引领的基础上,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系统内容的学习活动,一个以学生为核心与主体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每年我们都坚持开展“社团团长竞选大会”“社团团员竞聘大会”“社团理事会”等课程活动,让学生有平台、有空间、有机会自主进展。 路径四:实践体验课程的完善。针对当前人才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学校积极探究实践型课程,六个年级分别设置主题,力求将“体验、实践、游学”等生活元素引入课堂,把“讨论、探究、思考、分析”等思维方式留给学生,以补充三级课程中的部分盲点与空白,拓宽多元化的人才培育途径。 路径五:有成长梯度的课程设计。学生的成长是一个需要引导与进展的过程。为不同层次、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