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收购计划书背景分析:国家政策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国退民进”,即传统意义上的国有资产出售。该政策在 99 年确定以后,经过几年时间的摸索与试探,在 16 大以后必将呈现增速发展的机遇。伴随而来的将会是类似 85、86 年下海经商与 92、93 年的改革开放同样的巨大资本原始积累的机会!5 年以后,新一代的财富积累过程将会完成。国家在打包处理国有资产过程中,很多具有投资价值的优质资产将会被贱卖。目前部分国有资产的收购业务中,主要集中于对国有银行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国有资产部分,但这部分国有资产的资产质量较差。远远不如目前在国资局手中持有的部分优质国有资产。16 大以后,将有大量由财政部、各地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持有的国有股权将会被出售。这部分被出售的国有资产,主要希望通过两条途径解决。一条就是职工与管理层买断,这与现在市场中广泛使用(MBO)收购或职工持股计划(ESOP)基本类似;一条就是希望有实力的个人或企业进行收购。很多有潜质的企业中,其具有的投资价值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1)民间的优质国有资产大多具有足够的现金流。但国家在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希望通过国有资产减持,实现企业的银行债务问题和职工安置问题。这样,如果可以解决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国家将会给予足够的“优惠条件”。这就形成了巨大的套利空间;2)因为管理层自身的利益问题,在国有企业中存在明显“隐藏利润”的现象。而大部分管理层又没有足够的途径来变现完成管理层收购。这就提供了稳定的套利机会;3)相当部分的优质企业资产并没有在账面完全显示。这形成了大量国有资产的重置成本远远高于企业账面价值的现象。如:企业拥有的大量土地资产、无形资产等均未充分在账面显示。这也提供了充分的套利机会。国家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尤其是在这一政策推行的初期,必然会给与参与其中的投资者较大的优惠。这样将会形成参与其中的投资者与国家有关政策之间的双相互动。也就是“反射运动”的正反馈加速现象。未来 3——5 年,中国证券市场最重要的投资机会即在这里!方案中心思想: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金融业务创新的重要时期。大量的新技术手段将会在未来几年内大量出现,但中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市场的融资环节闭塞,尤其是在债券融资与股权融资之外的混合融资基本属于空白。这就形成了资金与资源之间的瓶颈问题。这一点正是阻碍“国有资产变现”的关键问题。获利的关键在于形成资源与资金的统一!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