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并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力量,人民群众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正确理解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理解并掌握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正确认识爱国统一战线在新时期的内容和任务以及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主要意义。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一)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2.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3.爱国统一战线在新时期的内容和任务4.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主要意义(二)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工人阶级队伍的变化和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2.理解并掌握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三、授课学时:2四、教学方法:精讲,多媒体本章主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民族、各阶层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全国各民族各阶层的共同努力和团结奋斗,更需要全社会各个方面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领群众共同加以推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力量,也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根本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第一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一、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党的十八大:“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第一,一切为了人民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第二,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第三,一切为了人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二、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第一,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价值诉求。第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第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三、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从根本上来说,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始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目标取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一、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一)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最基本的推动力量,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邓小平指出:工人阶级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因此它的觉悟最高,纪律性最强,能在时代的经济进步和社会政治进步中起领导作用。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符合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因而工人阶级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基本的动力。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她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这也就决定了无论是搞革命,还是搞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都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没有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地位,也就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地位。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人阶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工人群众顾大局、识大体,勇于创新,勤俭奋进,积极参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既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者,又是积极的实践者,是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