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课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生活,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学习和生活中的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指导看图,学习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1.观察第一幅图。①图上的同学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会想些什么?②教师小结。2。观察第二幅图。①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上的内容。②讨论:同学们应怎样才能揭开宇宙的奥秘呢?③教师小结。3.观察第三幅图。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②图上的同学这时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呢?4、指导学生观察第四幅插图。①说说图上画了什么?②介绍故宫。③同学们会什么收获?组织讨论,汇报交流。5.说说游览过哪些名胜?讨论:同学们游览了这些名胜会说些什么?组织讨论、交流。⑷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说说感受。三、总结1、通过观察图片,你知道了什么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呢?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谈谈准备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3.总结: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以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自然界里的各色景观,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语文。走向社会,亲近自然,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和能力,还可以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所以在各门功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读社会和自然这本无字的书嵉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所在。四、作业1、进行课外阅读。2、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二、指导看图,在实践中学会运用。1、观察第一幅插图。①讨论:图上的几位小朋友是怎样工作的?②指名学生说一说。③相互评价。2、观察第二幅插图。①讨论1:图上的同学在干什么,写字的同学是用什么姿势写字的?他们是怎样握笔的,字写得怎样?别的同学的表情怎样?②讨论2:说说图上画的是一次什么活动,参赛的同学什么样,神态怎样?③交流并小结。3、观察第三幅插图。①讨论:图上的同学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大家分别在干什么?②讨论:古诗文课外活动形式很多,还可以安排哪些?③交流、汇报。4、观察第四幅插图。①讨论:图是有谁在干什么,小报的质量怎样?②同学们对出好小报有什么建议?③交流、汇报。5、观察第五幅的插图。①教师介绍:这是一个学校的学生在表演课本剧《母亲的恩情》,图中的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孟效和他的母亲。②图上的同学表演得怎么样?③小结:参加课本剧演出,可以锻炼自己运用语文的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培养自己各方面的情感。6.观察第六幅插图。了解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三、总结1、交流同学们在课前搜集的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例子。2、课堂小结。四、作业1、分组编辑出版小报。2、练习排演课本剧。课题1、长江之歌总第教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播放歌曲《长江之歌》)你一定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吧?指名学生说说。对,这就是《长江之歌》(板书课题)这歌好听吗?想学这首歌吗?好,今天我来教你们。2.介绍:这首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3.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二、初读感知。1.在预习的基础上,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中的生字词。(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3)同桌互说某些词语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