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二章诗歌欣赏VIP免费

第二章诗歌欣赏_第1页
1/28
第二章诗歌欣赏_第2页
2/28
第二章诗歌欣赏_第3页
3/28
第二章诗歌欣赏第一节诗歌概述一、诗歌的产生与发展诗歌是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在文学发展史上,诗歌是较早出现的一种文学形式。许多学者认为中国的诗歌产生于文字发明之前,它是在人们的劳动、歌舞中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原始人类在从事集体劳动时,依照劳动协作的节奏,因袭着劳动呼声的疾徐而产生的。”1我国最早的诗歌,相传是帝尧时代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然而尧舜时代是传说中的史前时代,那时候恐怕还没有文字记录。而到了周代,情况就不一样了,先民们已积累了丰富的乐歌创作经验,诗歌的艺术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并有了可靠的文献记载。《诗经》是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总集,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都是可以配乐演唱的。“颂”诗是统治者祭祀的乐歌,有祭祖先的,有祭天地山川的,也有祭农神的。“雅”分大雅和小雅,都用于宴会的典礼,内容主要是对从前英雄的歌颂和对现时政治的讽刺。“风”是《诗经》中的精华,内容包括15个地方的民歌。《诗经》的篇章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人民性,善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叠句和回环往复的句式,为后世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和艺术底蕴。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骚体)。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楚辞句式长短参差不一,多用“兮”字。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楚辞的奠基人屈原,运用这种形式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不朽诗篇,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楚辞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发展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诗经》和楚辞是后世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共同形成了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融会发展的优秀传统,并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通称“乐府诗”。汉代出现的“乐府诗”原由汉代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名称“乐府”而来,汉乐府民歌是乐府诗的精华,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用五言形式写成,一般以五字句、七字句为主体,掺杂长短不同的各种句式,体现了诗歌艺术的发展方向。正是由于五字句、七字句的反复出现,这两种句式在节奏和表现力上所具有的优点,逐渐被文人所发现,成为之后五言、七言古体诗赖以产生的土壤,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汉乐府民歌继承《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1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实主义传统,多“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通俗易懂,长于叙事,多采用口语化的朴素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故人物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汉乐府中著名的篇章有揭露战争灾难的《十五从军征》,有表现女性不慕富贵的《陌上桑》《羽林郎》,当然最为著名的还是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相爱至深,因为焦母与刘家的逼迫而分手,以致酿成人间惨剧。汉乐府民歌中虽然多为现实主义的描写,但许多地方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孔雀东南飞》的最后一段文字,即表现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完美结合。五言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日趋成熟,呈现了“五言腾涌”的大发展局面,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五言诗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了很长的时间,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古诗十九首》的出现。《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人的作品,诗的内容多叙离别、相思以及对人生短促的感触。长于抒情,善用比、兴手法是《古诗十九首》最大的艺术特色。汉末建安时期,“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籍、应旸、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二章诗歌欣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