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应消除高速公路上的“人造悬崖”

应消除高速公路上的“人造悬崖”_第1页
1/3
应消除高速公路上的“人造悬崖”_第2页
2/3
应消除高速公路上的“人造悬崖”_第3页
3/3
应消除高速公路上的“人造悬崖”高速公路的“人造悬崖”是由提高路基形成的路面与地面的高度差,这种差距从 1.5 米到 4 米不等,加上边沟深 1 米多,客观上就形成了“人造悬崖”。车辆在高速公路上奔驰,其实也就形同在悬崖边上行驶。在道路使用中,这种“悬崖”弊端很多,常常导致重大翻车事故,如不加以改善,将会给公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高速公路里程快速增加我国的高速公路进展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自 1988 年第一条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路开通以来,其进展速度迅猛,在 20 多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攀升到 6 万多公里,跻身于世界前列。高速公路的进展虽然有效地拉动了地方经济增长,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但是,也产生了不少负面效应,如对环境产生了污染,对生态造成了破坏,过多地占用了土地资源等。其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事故死亡率高,已经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巨大隐患,不能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基本实行提高路基、用泥土和灰石堆路的方法进行。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经济,但是成本是非常高的,安全系数比较低。在高速公路的运营实践中,我们逐步认识到,对目前的设计方法加以改善势在必行。路基过高降低了安全系数路基高度指路堤的填筑高度和路堑的开挖深度,是路基设计标高和地面标高之差。事实上,降低路基高度的讨论早已在进行,其出发点大都是在确保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减少土地占用、节约建设资金,而从安全角度进行的考虑并不多。以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段为例,路基在平地提高 1.5 米到 4 米不等。这条道路北起徐州新沂,南至扬州江都,全长 261.5 公里,有大中桥涵 68 座,路边的边沟呈凹槽形,槽底与路面距离一般在 5 米左右,形成了“悬崖式”高速公路。由于提高了路基,该路段虽然有良好的道路防水功能,延长了道路使用期限,使服务区涵洞和地下通道避开积水,无需架设立交桥,建设上比较经济,但也产生了很多负面问题。首先,提高路基 1.5 米到 4 米,无疑加大了工程难度和工程量,拉大了路面与地面的高度差,形成了道路的“人造悬崖”。车辆常年在“悬崖”边上行驶,车辆的安全系数大大降低。其次,过高的路基使边沟形成凹槽,离路面有 3 米到 4 米的距离,加上边沟深度,这样路面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就达到 5 米到 6 米。车辆一旦侧翻入边沟,大多车毁人亡,同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应消除高速公路上的“人造悬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