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分析 导致安全事故的原因原因之一:人的行为因素。由于主观上的不重视和无知,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即违规违章指挥、违规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 Prime;三违 Prime;现象,引发安全事故。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施工现场,由于施工者本人和现场管理人员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职业技能低下、行为不法律规范等,导致在安全设施完备的情况下发生了安全事故。目前,建筑行业的工人文化程度普遍低,因而劳动力整体素养就相对较低,致使企业对施工现场一线工人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效果大打折扣,现场人员对于一些基本的安全技术法律规范和安全技术措施不理解。原因之二:物的状态因素。第一,主观上不重视,造成客观上不安全,形成安全隐患。主要表现是施工现场的防护设施设置不到位。第二,各利益方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经济效益,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第三,在进行规划、图纸的设计、图纸的审查、施工方案的制订、材料的选用等环节上,排斥新的技术、材料、设备、工艺的推广和应用,使得技术装备水平陈旧不法律规范,安全技术措施不能完全到位。第四,有的工程项目即使有施工组织设计也只是为投标而编制的,根本不用于指导施工。施工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安全保证体系不健全,能免则免,重大安全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清除,有的已成为长期存在的不足。防范安全事故的措施措施一:控制人的行为。在建筑事故防范诸多措施中,这是最基本的。企业要严格执行三级教育制度,使人的行为符合安全法律规范。根据不同层次和对象,实行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制定相应的教育培训措施,提高施工者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素养。对全体从业人员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学习安全方面的有关标准及常用知识,强化全体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意识,使从业人员增强安全操作和施工水平,提高全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人的行为的不安全因素,保证生产安全,降低事故的发生。措施二: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只有建筑施工企业拥有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才能更好的保证物的安全状态。安全生产现场管理的目的,是保护施工现场的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强调根据相关规定的标准去管理,逐步建立起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禁止使用危及安全生产的落后工艺和设备,依靠科技进步用先进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