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课程系统革新 建筑设计技术,是普通高校高职高专层次的一个专业名称。教育部门为了适应新时期专业技术教育,避开中等职业、高职高专、本科等不同层次教育共同使用一个专业名称,更好区分各层次教育的侧重点不同而提出的。该专业以往高职高专与本科教育均称为建筑学,现只有本科教育保留建筑学的专业名称,高职高专改用建筑设计技术的专业名称。 一、目前高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差异性 当前,国内诸多高职院校都设有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调研发现,各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差异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培育目标有差异 教育部统一将该专业的培育目标规定为:培育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专业设有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工程方向,在这里我们仅讨论建筑设计方向。由于学校办学具有地域性,内地一些院校该专业的毕业生分布于市、县、镇中小型设计院,担纲建筑设计师的角色,因此专业课程设置以国家二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内容为主导纲要,也就是“小建筑学”的教学安排,由本科阶段的建筑学专业五年制变为专科阶段的三年制,这必定会导致学生学习内容过多且不深化,况且学生生源参差不齐,绝大部分学生入校时没有美术基础,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认识不充分,外加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时强调突出高职特色,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减少了理论教学学时,将学生培育成多面手就有些勉为其难了。 2.专业核心能力有差异 到底要培育学生哪些能力各校认识也不一样。显然,培育学生具备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建筑效果图及建筑图纸的设计绘图能力是共同目标,但有些学校还增设了现场施工、经济管理甚至结构设计能力培育课程,要涵盖各个方面,有些高职院校是从老中专转型而来,师资配备不甚合理,产生了因人设课、因师设课现象,专业特色不够突出,由此,建筑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在国内各院校没有统一。 二、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深圳作为设计之都,本地建筑设计公司外加各地设计院在深圳设立的分公司有160 多家,设计市场相当饱和,设计人才呈现高学历高职称分布的态势,我校建筑设计技术专业自 2000 年开设以来,已向企业输送毕业生近 350 人,每届学生的就业对口率都在 85%以上,在深圳建筑设计行业已占据一席之地,深受用人企业的好评。毕业生在企业作为建筑师的助手,在方案阶段能很好地理解设计师的思路进行方案深化和表达,完成项目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