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

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_第1页
1/8
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_第2页
2/8
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_第3页
3/8
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 国际市场竞争已经跨越了产品竞争阶段,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国际驰名品牌,拥有多少国际驰名品牌,已成为该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象征。我国企业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适应品牌竞争时代的要求,开展品牌营销,创出中国的世界名牌。 一、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进展迅速,1978—1998 年的 20 年间,我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增长率达到 16.5%。1997 年,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 3250 亿元,跨人了世界贸易十强之列。与此不相称的是,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状况堪忧,目前世界前 50 名驰名商标中没有一个是中国的。 出口商品品牌化程度低。 我国每年出口 1600 多亿美元的商品中,标有我国自己的品牌的商品仅占 1/3 左右;有 1/3 的商品没有品牌:有 1/3 的商品打的是外商的品牌。许多从国外回来的有识之土都感叹:“国外市场上的中国货的确不少,但用中国品牌的却不多见,街头巷尾都是没有商标的中国廉价商品,或者是为外商定牌生产的中国商品。”品牌是商品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自己的牌子的商品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即使进入国际市场,其竞争力也远不如别人,很难登堂入室。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 46.5 万个企业加上服务业,到 1995 年底,在国内注册的商标仅为 53.87 万个,在国外注册商标的就更是寥寥无几。不少企业,为了完成出口任务,不得不依附于“洋品牌”,赚下很少的原料费和加工费,为他人做嫁衣裳。2、品牌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近几年来,国际市场上屡屡发生我国驰名品牌被外商抢注的事情。据统计,肋年代以来,我国出口商品商标被抢注的有 20 肋多起,被澳大利亚抢注 150 多起,日本 100多起,印尼 54 起,造成每年约 10 亿元的无形资产损失。商标被抢注,要么 10 年 8 年不能进入国外市场,要么花费几百倍甚至几千倍于注册费的高价钱买回商标使用权。多年的计划经济使我国众多企业商标意识谈薄,缺乏品牌自我保护意识。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自己的品牌。呼和浩特橡胶厂以 215 万美元的价格将“鹰”牌商标转让给了美国特异公司;珠江的“皇妹”啤酒被澳大利亚富士达酿酒集团无偿使用后封杀;广州“洁花”被宝洁公司打入了冷宫 3 新加坡的永固”吞食了无锡的“虹美”;安徽的“扬子”演变成了“博西扬”……品牌意味着市场。失去了自己的品牌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市场。以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对外贸易中品牌营销的现状与策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