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_第1页
1/17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_第2页
2/17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_第3页
3/17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讨论进展 关键词:常见肿瘤病理学 近年来肿瘤病理学的进展非常快,根据当前科学技术的进展可以预见从分子水平去阐明病理,特别是肿瘤组织发生学将有越来越多新发现。现就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鼻咽癌等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讨论进展概述如下。 1 癌的组织发生学和发病机制 胃癌:胃粘膜上皮癌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组织发生癌变之前常表现为多年持续的癌前病变,一些学者认为从正常胃粘膜经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到肠型胃癌,是胃粘膜多步骤的渐进进展过程,前两者属于癌前状态,异型增生则属于癌前病变。我国病理工作者提出隐窝型异型增生、再生型异型增生、球样异型增生和异型腺体囊性扩张具有癌前病变性质。采纳聚合酶链反应和分子杂交技术发现,C-Haras 基因点突变与胃癌的发生有关。C-erbB-2 基因的扩增主要见于高分化腺癌,而 Sam 基因扩增则见于低分化腺癌和硬癌。癌旁肠化生的 rasp21、Fesp85 癌基因产物含量明显增加。表明肠化生与胃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食管癌:文献报道 1185 例食管粘膜〔3H〕dThd 标记的材料,平均标记指数依次为正常上皮%,棘细胞增生为%,慢性食管炎为%,不典型增生为%,癌为%。从食管粘膜的核仁组成区嗜银颗粒特征来看:正常上皮为%,轻度不典型增生为%,中度不典型增生为%,重度异型增生为%,鳞癌为%。这两种现象是一致的,均代表细胞的 DNA 活性。说明从形态学的正常→不典型增生→癌是一个谱系过程。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也表明慢性食管炎与食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密切相关。在 100 例进展期食管癌的连续切片中,发现底层细胞癌变与原位癌高达 94%,提示食管癌是多中心发生的。通过系统的讨论显示,食管癌是来自多潜能的基底细胞。首先发生底层细胞癌变。慢性食管炎是食管粘膜癌变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此基础上,通过某些致癌物的作用,导致上皮细胞癌变。有关讨论显示,食管粘膜上皮的癌变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谱系过程。重度不典型增生,其 DNA 合成非常旺盛,标记指数接近原位癌,已具备早期癌的某些生物学特征,在临床上应作为早期癌处理。 大肠癌: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大肠正常组织含有短链 Lewisx 抗原,而大肠癌及大肠腺瘤型息肉除有短链 Lewisx 外还含有长链 Lewisx 及涎腺化 Lewisx 抗原,并在大肠腺癌中的出现随癌前病变的加重而增多。 鼻咽癌:根据鼻咽癌癌旁病变的观察说明,至少一部分鼻咽癌的发生是多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常见肿瘤病理学研究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