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模式探讨 摘 要: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目前在我国得到积极的推行,但其实效并不十分理想,存在进展的瓶颈。目前国内承担注册建筑师的继续教育任务主体主要是各省注册建筑师管理委员会,因其本身不具备相应教学设备和相应的师资力量,难以确保培训效果。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继续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辅之以联合办学,是摆脱目前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 1 前言 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注册建筑师的继续教育。例如,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于 1998 年,新加坡建筑师协会(SIA)于 2001 年开始每年对注册的会员进行强制性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对开拓注册建筑师的视野,优化注册建筑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注册建筑师的执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目前在我国得到积极的推行,尤其是政府管理部门对注册建筑师实行 2年一次不低于 80 学时的强制性教育,注册建筑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从其实效来看却并不十分理想。因此探讨我国建筑师继续教育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我国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存在的不足 2.1 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陈旧,效果不佳 目前继续教育的模式大多是传统的大班制教学,对各层次不同水平的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培训没有分档次进行。参加继续教育的注册建筑师的阅历、工作经验和个体素养差异很大,有的工作了几十年,而有的才工作几年,近似“复式教学”的模式。甚至有时因请来老师的资历可能还不如台下的“学生”,不但使台上的老师讲课时有压力,台下的学生也有厌学情绪。这种传统的大班教学方式,对老师来说,因台下学生水平不一,层次不一,众口难调:而对于不同水平层次的注册建筑师来说,功底好的,觉得乏味,功底差的,又觉得太难,其培训效果很难得到根本保证。 2.2 学员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不够,学习被动 因为现行注册建筑师的继续教育带有强制性,大部分注册建筑师本人并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加之本职工作繁重或家庭拖累等现实原因,使得注册建筑师抱着应付、被动的心理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因而旷课、迟到甚至代学现象非常普遍。由于受教育者本人对继续教育重视不够,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最终达不到继续教育规定的学时,从而使继续教育的实效大打折扣。 2.3 教学力量难以满足需要,师资匮乏 注册建筑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来源于高校,由于参加培训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