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国聚丙烯工业的现状和前景

我国聚丙烯工业的现状和前景_第1页
1/15
我国聚丙烯工业的现状和前景_第2页
2/15
我国聚丙烯工业的现状和前景_第3页
3/15
我国聚丙烯工业的现状和前景 分析了我国聚丙烯工业的现状。针对目前我国聚丙烯工业存在装置规模小,产品结构不合理,抗冲共聚、专用料产品少,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了我国聚丙烯产品的调整方向。 关键词:聚丙烯 现状 前景1 现状 进展过程  我国的聚丙烯工业化生产始于 1971 年,当时兰州化学工业公司从英国维克斯吉玛公司引进 5 kt/a 浆液法聚丙烯装置投产,而后燕山石化公司从日本三井油化公司引进 80 kt/a 浆液法聚丙烯装置和辽阳石油化纤公司从美国阿莫科公司引进 35 kt/a浆液法聚丙烯装置;80 年代引进了日本三井油化公司的 Hypol 工艺在扬子石化公司建设 140 kt/a 聚丙烯装置,又引进了意大利海蒙特公司的 Spheripol 工艺在齐鲁石化公司和上海石化股份公司分别建设 70 kt/a 聚丙烯装置,使国内的聚丙烯生产技术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 与此同时,80 年代采纳国内自行开发的技术和催化剂,利用炼厂催化裂化装置的丙烯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小的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丙烯装置;进入 90 年代国内聚丙烯的进展更快,利用蒸汽裂解装置和炼厂的丙烯建设了 20 多套聚丙烯装置,其中最大的为燕山石化公司 200 kt/a 采纳阿莫科公司气相本体法工艺,一般的生产能力为70 kt/a,使聚丙烯成为我国进展最快的一种合成树脂。到 1998 年底,全国共有聚丙烯生产企业 50 多家,总生产能力已达到2620 kt/a,成为我国合成树脂中生产能力最大的一个品种。在这些生产能力中采纳Spheripol 工艺的约占 45%,采纳 Hypol 工艺的约占 21%,采纳国内自行开发的间歇式液相本体法工艺的约占 25%,采纳其他工艺的约占 9%。目前我国已能自行设计液相-气体本体法聚丙烯装置,开发了能用于上述工艺的催化剂,并向外国转让了聚丙烯催化剂的专利技术。 我国聚丙烯生产的主要问题  装置规模偏小 目前我国聚丙烯装置规模最大的为北京燕山石化公司聚丙烯装置,生产能力 200 kt/a,一般生产能力在 40~70 kt/a,相当一部分聚丙烯装置,生产能力只有 3~10 kt/a。因此除了一些规模较大的聚丙烯装置生产成本稍低外,其余中型的聚丙烯装置由于单位生产能力的投资较大,生产成本较高。采纳国内技术的间歇式本体法聚丙烯装置由于投资低,原料丙烯来自炼厂副产,价格低,因此目前尚有一定竞争能力,但由于产品品种单一,只生产均聚物,质量差,消耗高,且生产的都是粉料,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抗冲共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我国聚丙烯工业的现状和前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